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季我努沙龙 学术讲座第21期
汪伪警卫军的产生与消亡 主讲嘉宾:叶铭
时间:2017年10月14日 上午9:30-12:00
内容简介:
汪精卫投敌之时,企图拉拢龙云张发奎所部武装作为自己的武力基础。然而,这一企图最终落空,汪精卫只能拉拢失意军人组建武装。为了建立自己能够掌控的武装,汪精卫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就是所谓的警卫旅。从警卫旅到警卫师再到警卫军,汪精卫的嫡系部队开始扩充。这支部队装备如何?士兵来源情况?战斗力是否较强?与日军关系又怎样?一般少有人知。本次讲座拟通过解读汪伪遗存档案,以及相关人员回忆,还原抗战时期的特殊武装,“强权竞逐下的卒子”--汪伪警卫军的产生与消亡。
主讲人简介:
叶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现在南京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讲师。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侧重于抗日战争的研究。曾在《抗日战争研究》,香港《二十一世纪》,《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最近主要参与张连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支持与配合下,进行抗日老战士口述资料抢救整理工作。
主持人:今天有请南京师范大学的叶铭博士来给我们讲讲汪伪警卫军的产生与消亡。汪伪的部队具体什么情况大家不是太了解,尤其是抗战后期汪伪的警卫军到底后来的结果如何,今天听听叶铭博士的讲解,大家欢迎。
叶铭:谢谢各位,一般来讲现在看抗战神剧都会看到一些伪军,我们知道汉奸伪军是不可缺少的。伪军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呢?至少从影视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战斗力很差、很怕死。从我们最近出去采访老兵来讲呢,一般而言老兵都说我们愿意打伪军,不愿意打鬼子,因为他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大。碰到伪军相当送弹药来了,碰到鬼子还要考量考量。最近我们刚刚采访了一位老兵,他直接跟我们说他们打掉了汪伪警卫三师的一个连,而且这个老兵很自豪,他说警卫三师装备好,能打掉他们一个连,在当时也是一个轰动的战绩。所以说这就和我们之前一直所了解的情况出现了一点差异,战斗力其差的伪军和一支被我们新四军看成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这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反差。这个部队到底怎么来的?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话题。“强权竞逐下的卒子”,伪军我们知道他是身受多重的压力,日本方面、国民党方面、中共方面,甚至包括自己内部的。多重压制角逐之下,生存环境必然比较恶劣,生存状态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先看一下这张图片,对近现代史有一定认识的都知道,这是汪伪的国旗,这个旗子是不是有点怪,多了一个黄三角,这是有故事的。最高汪伪因为他号称是继承孙先总理,所以他来的时候最早是没有这个黄三角的,当年跟日本人谈判的时候日本人一定要他加,实际上没有加,没有加就引发日军的士兵向汪伪所谓的国旗开枪,这个在日记当中有记载,最后迫于无奈必须要加一个,和平反共建国,连国旗都无法自主的政权,他的部队可想而知。第二张图片是汪伪军委会宣誓就职的照片,下面是训练团的照片,最后一张是现在我们看到所谓汪伪军队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他们的服装五花八门,有带日式、德式的,手上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的,这就是伪军最早的状况。
为什么要有伪军?因为日本人首先第一,开始并没有把兵力放在中国大陆,我们知道现在看美国人进入伊拉克、阿富汗,他们认为局面稳定之后撤走,让当地的维持,因为伤亡太大受不了。以华治华就是日本人的一个策略,在九一八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伪军。东北的伪军包括像于智山(音)、张海鹏、西洽(音)这些人,利用旧东北的部队直接改变。然后后面就到伪满洲国军,这是我们研究方面一个大空白,因为没有档案,到东北去你找不到档案。这支部队实际上战斗力不弱,而且甚至于可以说相当强,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这支部队最后也很蹊跷,相当一部分加入了林彪部队,也有上山为匪的。不是说找不着,如果感兴趣的话东北出过一批文史资料都是伪满洲国军队的毕业生写的。伪蒙军实际上他比较早,最早日本人就准备开始扶持的,就蒙古当中建立这支部队,这支部队说实话不太理想,德王这批人建立了伪蒙军。这支伪蒙军的战斗力参差不齐,比如说比较著名的西南军,但是全军覆没了。还有属于运输队形式的部队。下面还有伪华北治安军,是华北的伪政权的,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应该是我现在所看到的中共将领当中战斗力最强的。他们直言伪治安军就是很厉害的部队,其实是按照东北式的编制,旅上面称为集团,人家写的就是集团,一个集团下面两个旅。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错,因为全部都是接受日式的战斗和训练,有自己的军官学校。这支部队和中共关系比较差的,到战争后期中共利用武力进行强力打击之后,这支部队也和中共之间有相当的联系。绥靖军是我们南京这儿在汪伪政权成立之前的,这支部队来源比较庞杂,有土匪,有失意军人,也有一般普通青年,这支部队一开始有七个师。但是他也是汪伪政权成立的时候所能依靠仅有的部队之一,这是一个大概情况。
日本人对伪军的政策,下面这段话大家可以看一下。说白了就是控制控制再控制,而且刚开始日本人都不想给这些武装力量以军队的名义,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地方警卫。警卫就是日军的野战部队可以避免陷入到敌后的广大战场当中去,这是日本人的想法。当然八路军、新四军没到敌后之前可以维持住治安的,等到八路军、新四军过去之后局面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大概情况。
下面就是汪精卫,投敌之前和日本人有接触的。其中高宗武这个渠道,当时日本人帮助汪建立一个10-12个部队,汪精卫这个人他在国民党当中曾经位高权重,但是为什么几起几落,而且他始终无法掌握国民党的实权,因为没军队。因为蒋介石有黄埔系,所以汪精卫曾经有一个想法,就是云南的龙云,广东的张发奎,一些四川地方的武装和他都有关系的。龙云、张发奎和汪精卫的关系比较深的,张发奎和汪精卫之间一直都是保持相当友好关系,而龙云我们知道汪精卫之所以能够从昆明跑到越南去,飞机票就是龙云帮他搞的。他的想法就是这些人应该会听命于他,过来之后让日本人进行适当地武装,他很快就可以把部队拉起来,这是汪精卫的想法。日本人的想法是,他要把汪的政权的武力削弱到必需的程度,我把蒋给打掉了不希望遇到第二个蒋政权,他希望有一个分裂的,而不是一个统一足够威胁他的政国。所以说不管谁出面组织伪政权,必须是日本人能够完全掌控,同时战斗力极弱的。他必须能够镇得住国内的反抗力量,镇不住的话日本人会认为有问题,这大概就是双方谈判的一个筹码。
汪精卫到上海之后,他发现居然没有一个人过来。不然是龙云,还是张发奎等等,甚至于包括他自己原来的嫡系的都没有出来,为什么?很正常的事情,民族大义面前谁都不愿意被扣上卖国贼这个帽子。最近网络上有人为汪精卫翻案或者也有人汪精卫和蒋介石是唱双簧的这些人,但是你们只要想一想以汪当时的地位和聪明才智,他难道不知道他到日本人这儿他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吗。如果是说他是所谓的劣势心态或者他不认为自己是汉奸的话,从云南到越南可能我们认为大概也许他可能的确是想拯救沦陷区的民众,但是从越南到香港到上海这一路,日本人的底牌他完全清楚的情况之下他还是去了,你这个时候再说他不卖国,我个人觉得有点无视历史的真实了。话说回来,汪到了上海去之后他连自己的住处的警卫人员都派不出来,谁给他当了警卫人员?在座有同学知道吗?这些人是很出名的,76号。你是什么样的名声,汪精卫原来怎么可能和这些人混一块,最后迫于无奈只好把他们调过来担任自己的警卫,汪当时在武装力量上窘迫到什么地步了。没有武装力量肯定不行,只好一方面接收,一方面自己培养。接收的就是一些武装力量,还有黄大炜等等一批人,先收回来。当时这些人还没有到这里面,再把原本的里带过来进行改编,从第一师开始往下编写的,这是汪伪最早的武装力量。这批人他根本指挥不动,所以汪精卫当时在成立警卫旅的时候,说现在这个政府所谓警卫人员都由原维新政府派出,实在是对于政权而言是不堪指挥。把这些人从前头调到后面他们都不愿意听命,汪精卫肯定不能接受。汪精卫想我在蒋介石那里打压半辈子了,难道我当汉奸还要被你打压吗,所以不行。他必须要有自己的武装,这个武装很好拉,为什么呢?在敌后有大量的武装,是游离于两边。有的时候挂另一个旗号,有的时候日本人来了也挂日本的旗子,他是为自己生存着想。那么这些人他肯定要等待投奔一个主子,这个主子必须要有钱、有粮,还得给他官。
第二,收编过来之后我怎么样能够指挥。他千万不能出现收编过来之后他完全指挥不了,那这个部队我要来干嘛,所以一定要培养军官。汪伪建军最早的就是从军官开始,就像老蒋一样黄埔建军,先办军校,然后让军校毕业生出去基层、中层、然后往上走。但是培养军官生是要时间的,正常情况下至少一年时间,这还不考虑到入队这方面的情况。第二,他们所受的是初级到中级,小年轻出来一下子让他担任营长团长是没有人服气的,他必须要有一些中高级军官,他只能靠自己的罗志。所谓现在敌后没有能够撤到后方的,比如说原杂牌旁系的军人带不了兵了,也包括一些有野心的人,这些人汪精卫首先在上海办了一个中央陆军军官训练团。这是一个大概的情况,团长汪精卫自己兼任的,教育长叶蓬,副教育长刘培绪,还有总队长等等,这些名字待会儿还会再出现。这批当中有军官,也有青年学生。青年学生为什么会过来?首先给大家讲一个观念是什么,就是抗战期间在战争爆发头两年的高潮过去之后,场面就进入到我们所讲的相持阶段,这种相持阶段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一种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念,中间会有一个灰色地带,这批灰色地带生存的人员有一个最关键的时候他要活下去。活下去在敌后或者在沦陷区,活下去的可能性要吃饭,我们知道汪伪当时几乎没几所大学开授,像咱们南京当时最繁华的几条街道,太平南路等等烧得一塌糊涂。这批学生怎么办?你不能待在家里,尤其是城市的或者城镇的这些居民怎么办?必须要找活。找活有两种,现在可以讲你为什么不到后方去参加不管是中共的武装还是国民政府的武装,你抗日去啊。现在我们说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后人做价值判断太容易了。但是你回到他们那个场面去,从沦陷区到后方这条路非常艰辛,能下这个决断的人应该说他的爱国心非常强,或者他后方有自己的亲戚、朋友,他去了之后他能够找到能够帮助的人,如果这些都没有贸然到后方去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1944年的时候从伪中央大学放暑假,一批学生从南京出发到安徽骊黄要去投军。结果在安徽骊黄住了一个月没有人,盘缠用完再回南京继续上学去,战争快结束了,战局很明朗了,他们就是一鼻子灰,更何况战斗初期自己都是非常混乱的情况之下,很多人他得问。比如说我们邻居谁谁去了后方什么结果,如果问了这种结局比较差的他就会想一想去还是不去,如果不去留在上海和南京这一片怎么生活呢。这时候有人告诉你来考我们,考上以后给你发衣服,还给你军官,还给你钱,你愿不愿意去,我想是人都会心动一下,就是这么过来的。在考虑到敌后的问题上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点,不要用我们现在的价值判断去影响当事人,当事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第二个,这是档案当中我抄的一部分军官训练团学员的情况,看岁数、看籍贯,再看看毕业学校。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有学历的,有大学生、军校生。这批人两种,第一种是背井离乡,上面有很多是沈阳人。应该说当时也是跟着国民政府撤到这里来的,战争辗转了这么多年有将近九年了,八九年时间找不到一个饭碗,岁数比较大。还有再看一些学校的,除了当兵什么都不会,这个岁数到国民政府当中去找不到饭碗,到中共这里去意识形态的原因,包括生活的问题他愿不愿意去就打一个问号。看一看最后还是跟汪伪,有一些本来是有职务的,周勋团(音)这批人训练其实接受过主要是接受政治上的训练,青年学生要接受军事基本的训练。除此之外,这批人还要宣誓,接受领袖之指导,恪守纪律,若有逾越甘受警示。听上去感觉像什么?杂糅吧,既有帮会的感觉,很像帮会的感觉,也有我们经常宣誓誓言的感觉。他们有一个能够统领的意识形态,只好既借有意识形态,再借用传统中国所谓的方式让你去宣誓。这个宣誓到底有多少,作用可想而知。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联保,就是三个人围一组,另外两个组就是相互之间要相互监视,看看他有没有反日或者反汪的举动。这批人受训的时候吃得好,给的薪水高,汪每个人还给了一把剑,发马靴和呢子军装,穿上这些之后虚荣心至少是可以满足的,所以用这种物质的方式吸引人,带有传统黑社会的方式来控制你。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汪伪的军事组织架构,完全是照抄国民政府的,甚至于国民政府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汪伪那边直接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最早的就是军事委员会,最早的常务委员就是陈公博这批人,整个委员有41个,这个名册在历史档案馆里面有。名册当中有自己亲手写的履历表,现在大家看不到了,因为现在不开放。还有参谋本部、军事参议院、军事训练部、政治训练部、航空署、办公厅、调查统计部。
地方大概情况我不念了,就是绥靖主任公署和绥靖总司令部,比如说在苏北最早去的是张周(音),投亡了之后派到苏北去了。比如说像徐州那边先派的是郝鹏(音),这是地方的。控制的是地方武装,但是汪伪有没有地方武装呢?其实汪伪是没有的,汪伪的军事架构中央和地方之间其实差别性不大,中央真正能够控制的那些部队就那么几十支,就是警卫部队等等,剩下的就是每个人一块地盘,我驻扎在这儿以省的名义下来等等。他们听不听省长的?不一定听。有一句台词我想在座中老年听众很熟,有枪就是草头王,有枪我就听你的。所以真的指挥不动,怎么样才能指挥动?干脆让部队长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兼任,这样他就可以完全指挥又能调动地方财政。汪伪其实还有空军和海军,海军除了日本送的个别船之外,还有打捞的沉船、渔船、商船。最早只有一家飞机,日本送给汪精卫的,但是有个别叛逃的过来。汪伪没有执行过作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汪精卫的出行,那架飞机叫“海舰号”(音)。
下面在汪伪军事架构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叫军事顾问,现在给大家看一下。军事顾问发现基本上什么都有问,顾问顾问,有人说顾名思义顾而不问。但是汪伪的军事顾问不一样。点头是办不下去的,这批军事顾问不要看他最后讲说是不参与行政,怎么可能不参与,你可以想象他派过来的目的是什么,可想而知。待会儿我们最后还会再提到这个事。
这张图有点小,这是1942年汪伪军各个顾问他们的职权所在。如果看不清楚的话我给大家稍微念一下,最高军事顾问是松井太金郎(音),主管全班的。主任有兵田(音)、冈田(音)他是管财政的,刚本(音)、山本是管军机的等等。他们下面分担的任务包括特务、高级人事、谍报、用兵等等,你会看到所有汪伪有关军事活动他们无所不报。所以说日本驻汪伪的这些军事是顾且问,而且问的非常之深入。
下面我们回到今天正题,就是汪伪警卫部队的情况。汪精卫肯定要有一支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门前门后都是绥靖军的人,他心里怎么放得下。他也想摆脱日本人的全部控制,之前所有部队都是日本人塞给他的,他要建立一支自己的部队。为什么要建立?我之前跟你谈了好多,你至少给我10-12个武装,你最先给我成立一个警卫军,但是日本人没有答应,以现有他能控制的武装成立一个旅,这就是警卫旅。从中央训练团过来,除了青年军官、学生之外,士兵很少,士兵都是花钱找的,是在江苏、河南、山东、浙江,反正在这一带招,大量的青壮年没有职业,所以说招人当兵只要有粮食吃和有钱拿就都过来了。这支部队成立时间一般来说,我们现在看上面说3个,第一个是1939年12月份成立的,一个是1940年的3月,还有一个是1940年的4月1日。第一个肯定是不对的,第二个是根据档案,很显然以档案为准。不是说回应有问题,他是把部队组建时间和部队最后的成立时间混淆了,这个部队到底成不成立?只要去查汪伪政府的公报就可以了,某年某月某日警卫旅成立,那就是成立的时间。汪伪的国民政府是什么时间成立的?3月31日。国民政府先成立完之后,后面行政部门各架构才能往上走,这是一个大概情况。
汪伪警卫旅的旅长一共两个,我们后面会介绍。这边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就是你可以看一下他的编制情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编制是比较完整的,到一团和二团的一些大概情况。汪伪两个旅当中第一团是满编的,一个是不满。一团是汪精卫自己的一些警卫人员和部队直接过来的,二团是利用第一团重新组建。二团的团长原来是一团的营长,必然是先成立一个,然后搭好架构之后再成立第二个。甚至于士兵不足,二团的一营是满编的,到二营只有45个,连一个排都编不出来,更不要说一个连的问题了。应该说警卫旅就是从建立之初你就可以看得出来日本人对他是控制的,按道理说作为一个政权他的武装应该是最为关注的,蒋介石黄埔建军先建立教导团,就是满编的,不可能出现缺编情况。教导团扩充也是从满编开始的。然后到了1941年兵力不足嘛,整个两个团加在一块一共两千多人,所以只好把山东的另外一支伪军调出来,这样凑满三个团。即使这种不满编的部队,和汪伪其他部队相比是受到特殊待遇的。因为汪伪的部队最早编制是部队编制的,他学的是北洋师和旅,一个师四个团,所以旅应该是两个团。但是他编了三个团,以示对于他的一种重视。
然后除了三个团之外,警卫旅下面还有一些别的部队,比如说汪精卫自己的警卫大队,是放在警卫旅里面的。为什么呢?说明汪精卫还是想把这个部队继续扩大的。这个警卫大队人员挑选的时候是更加精细的,首先警卫大队最早是广东人,因为汪精卫他算是广东人。第二,警卫大队招的这些人要长得比较帅,身高也是有要求的。十多年前我们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时候,目前为止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有人说这边有一个老爷子当过兵。我们就去了,老人家说他是警卫大队的,他说是汪主席的。我们当时有任务,我们就想算了,现在想越来越后悔,伪军在世敢承认自己是伪军的人非常少。我们现在采访这么多老兵确切地伪军大概两三个,而且他都不说自己是伪军,就是问出来最后说原来当过伪军,那个是自己直接承认说自己是汪警卫大队的。这个人在当地挺出名的,这个人是五十年代政反的时候一直被关,一直被关到1978年,放出来之后没有结婚和生活来源,政府养起来,最后老了之后送到养老院去了,他们年轻的时候又高又帅,就是一口广东普通话。所以现在真的很后悔,这个人如果当时去问的话可能会问出不少内容。当年这个老爷子精神就不行,估计这十年来过去了应该不在人世。警卫大队相当于是汪的私人武装当中的私人武装,嫡系当中的嫡系。作为中国人来讲血缘、地缘、学缘。血缘就是汪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青年子弟过来的,第二个就是地缘老乡,所谓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枪,其实不是的。我不认识你一开口一听老乡亲近感就出来了,你想阎锡山说会说舞台话变把杨道话。第三个是学缘,我们是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军校同学、单位同学,这样我们可以用,慢慢扩大。
还有一个是宪兵,就是军事警察。在南京当时城里有警卫人员,我们当时在南京军纪比较差。我当时翻南京委员会的报告,两个人员到部队的军官到商店买东西,东西买完是不给钱,老板跟他要钱,你们在故事当中看到的他真的拿出两颗手榴弹放那里一放,他说大爷没钱你把这个东西给我当了,老板不敢接,他咽不下这口气最后一级一级往上报。宪兵就是管军队当中违法乱纪的,所有部队都有宪兵,也不管这个部队军纪有多差至少要有一个宪兵。宪兵大队是挂在警卫旅下面的,宪兵大队不是汪精卫的人,汪精卫这块人都称之为汉奸的汉奸。从北京调过来300多号人作为一个宪兵司令部,我作为一个指挥官而言我希望指挥的人越多越好,所以把宪兵司令部调过来了。在汪伪前期宪兵司令部和警卫部队之间,到警卫师的年代最早警卫师的师长也是首都宪兵司令部的司令,他是有那个兼职的,再往后就分的很开了。
下面就是警卫旅的一些主要军官,我们现在讲伪军基本上大家知道就是那些比较著名的上层人员,中层人员来龙去脉不是很清楚,现在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张诚是上校高参,1939年当总队长,1940年当旅长。张诚去了之后第二旅长是刘夷,有人说他是被腐的,也有说主动叛逃,不管怎么样他逃亡了。后来和汪伪参谋总长闹矛盾就被撤职了,他一直闲散,虽然挂名在汪伪军委会当中但是没有实权。因为他有一个叔叔毕竟是蒋的亲信,所以说没有被惩处,后来交给刘峙就跑了。第一团的团长叫李友竹,军官队的队长就是他,军官队的队长接团长。第二团团长也是国民政府当中团长,第三团团长是山东保安旅长,为什么投汪呢?史书中是不会留下记载的,因为两边都不待见,不判他汉奸罪就很不错了。中共除了部分个别人士外也是我们要严惩汉奸的,尤其是这批人是反革命,所以他们很少留下资料的。于是他们怎么样去投呢?你真不知道。我们只能说很多情况之下你只能去猜,比如说郝鹏举投汪伪的原因很简单,郝鹏举和长官的夫人有不可告人的事情,后来被关了,又被他的朋友放了,只能跑了,他在国民政府当中肯定没有好下场。东北军的汉奸非常多,都是一个带一个,比如说像包文沛(音)等等他们这批人,因为老蒋把东北军给编散了,没事可干对于他们这批人来讲这种民族概念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强烈,有碗饭吃就行了,更何况蒋跟他们是仇人,就投到蒋的对立面去。都有私交写信开始拉人,拉一个是一个,拉一群是一群。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就是没有办法,我这里打的都是团以上的,好像已经超了一些营一级的。有两个营长,这两个人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大概是第17期毕业的,抗战爆发的时候都是在国民党的中央军当中,而且还都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失败之后他们都丢在南京城当中没有跑出去。然后这批人大概在1938年的时候又想办法逃到了苏北,到了苏北的海德清(音)部下,应该说抗日的愿望还是很强的,但是在苏北打游击一两年之后又回来主动投了。只能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无路可去了,因为苏北国民政府这边待不下去,最后就跑到汪伪这边来了,就是为了生活所迫。还有一些极具野心的,就是在国民政府这边觉得过得不容易,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周河海(音)就是一个关系,他和蒋介石关系很好的,他完全就是为了自己的建功立业。
警卫师就是局势发生变化,主要是日本人想从中国大陆抽身,战争第一年、第二年日本人趾高气扬。但是越打战线拉的越长,日本投入的部队也就越多。主要的对手不是这些,我想大家可能应该知道日本人当时最主要的对手是前苏联。他把这么多部队全投入到中国大陆了,万一东北边境苏联人打下来怎么办,部队抽不回来。所以他们想把兵力抽回去,但是仗打到这个程度怎么抽,后方无法维持,只能培养中国人了。一开始是不信任的,现在开始叫培养。对于国民政府而言,不得不以加强扶植为基本方针,这个在当时的话语当中叫强化国民政府,当然这个国民政府是打引号的,主要是汪的国民政府。什么叫强化?第一,最重要的就是扩军,应该说汪伪的军事武装膨胀得非常厉害。比如说最著名的二里(音),原来日本人要去对付他们的,但是投了之后日本人可以用二里去防范新四军,这样就可以撤部队出来了。这些武装应该来说独立性比较强,你像李长江投汪伪之后两边依然在找平衡,李长江之后之所以眼睛瞎了就是日本人知道他在国民政府这边,在新四军这边都在找关系,所以摆了一个宴用毒酒毒瞎眼了。谁能靠得住?思来想去还是汪政权,他是一心一意和日本人搅在一起,强化汪政权就是他的触角从华中开始往华北走,兵力的补充汪政权一点办法都没有,包括税收和整个人员的任免都可以监督。除此之外勉为其难同意你可以扩充武装,原来是旅,现在让旅扩到师。对于这些伪军给的武器是什么?大概给了轻机枪,小炮,你帮我去维持后方治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八路军总部对外公布说八路军、新四军几乎抗击了100%的伪军,作战的主要对象就是敌后的抗日武装,主要是以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主,大部分是投降到汪精卫这里的。和国民政府之间尽量避免冲突,为什么?打的太狠回不去了。他们知道老蒋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的,对国民政府他们一般相互之间有默契,而且非常深。像在皖东那边,贵溪(音)部队和当地的武装之间就有联系,伪军把防线一让,日军也跟着让防线,就把新四军可能的退路往上一堵,自己想办法,有的地方已经到这种地步了。所以说日本人觉得这个部队我们可以用,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1940年发生一个大事,日本人突然发现原来中共武装发展到这么大,被日本人称八路军是华北治安,同时也是发展壮大的非常迅猛。新四军刚开始出来的就是一万零六百人,有很多枪支打不响的,重武器很缺乏。到了1940年、1941年至少有六个支队了,每个支队相对一个师的兵力,日本人头疼。为什么头疼呢?因为找不着,被人吃掉了,尤其是根本分不清这些人是士兵还是老百姓。华北这边是最明显的,日本在大扫荡的时候早年你根本找不到中共的地方武装和地方政权,都是一个面孔,日本人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分别出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区别,但是伪军不一样,一张口就知道你是不是北京人。伪军负责登记你讲话,一讲话不是当地人八路军直接拉走。在华东这边新四军很多是当地人,但是当地人本乡本土我总知道你的下落是什么,你这个人到哪里去了。都知道你这个人到共产党哪里去了,不管你是不是你先出来。所以汉奸伪军比日军更可怕,在敌后的扫荡当中,为什么?因为他熟悉。因此伪军得到扩充,日本人为了把后方部队给撤掉,以免出现大量的部队给定死在后方的情况。就是为了正面作战,能打跑最好,打不跑可以把部队调出来预备后面的行动。不管是北京或者是南京都已经排上议事日程了,必须把部队排调出来,这是警卫师建立的背景。
再往后是两个协定,你扩充是扩充,但是我一定要有一个框框。框框是什么?一个叫《日华军事协定》,聘用日本人,明确目的,这部队讨伐中共,一定要受日军指挥,不能让你自行其是。当中有一个规定是日军的大队长能够指挥到伪军的团长一级,这就是历史的真实,文件中就这样规定的。你把沿海岛屿划给日本人作为根据地,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但是日本人算盘打得很精的,你用文件规定和不用文件规定完全是两回事。比如说现在钓鱼岛问题,现在就是这样,尽管开罗宣言讲了日本是窃据的,但是你没有把钓鱼岛写上去的话就是不承认。他用国际法来钻空子的能力非常强的,感兴趣的话你们回去搜一下,善于利用国际法来维护或者获取自己的权益。
下面是一个《军事借款协定》,这个是后人回忆的,原本没有查到。所以这个回忆当中是有问题的,上面讲说交给汪伪政权1万5千支旧枪,这个其实是不对的。待会儿我们下面讲到警卫师的装备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三八式的的枪支是不匹配的,相当于给你一支枪给你一堆口径不对的子弹有用吗?没有用。日本人将太行山战役当中被腐的国民党军、军官、士兵交给汪伪政权入警卫旅,这个也不对。不可能把1941年的俘虏放到1940年,所以说警卫师已经开始扩编了,那批还没有弄过来,所以这个是有问题的。
下面就是作为汪伪而言他有全国性的军事会议,我们称之为“第一次全国军事会议”。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目标是什么,扩充规模、充实力量,这是对内的。对外能与先进友邦保障东亚,能确立治安、捍卫人民。汪伪的公开当中碰到日本是不提日本的。在这样大的框架之下警卫旅开始扩了,警卫旅扩警卫师就是把原来的一团二团改编,根据这个直接变一二三团。原来编制是不满员的,现在给满员了。这个就是警卫师一个大概的情况,大概情况你们可以看到,一般来说军校毕业的还是占多数的。说明什么?说明汪政权对于这个部队还是相当重视的,他可以把军事人员全都给调过来了。你回头去看别的部队,军校毕业生就少得多了。上次抄汪伪第二方面军叫做教育报告,当中说军官当中行伍出身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一部分是文盲,士兵全部是文盲。但是汪精卫尽管说陆军大学只有一个,但是大部分都是具有军校毕业的,会有学历的。第二个就是年龄和籍贯,以及职业。警卫旅扩编到警卫师的时候内部做了一个调查,这是比较原始的文件。你会发现年龄段相对来说以中青年居多,老年人不多。说明当时这个部队还是可以保障兵源的,不像其他的部队老少都有。籍贯你会发现江苏最多,因为是在本地征集的。河北河南的部队,河北的部队多半就是原来宪兵部队下来的,河南部队可能出现的就是部分俘虏送过来。原来的职业当中你会发现,农业、商业、工业,还有起来业比较平均,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大部分都是从农业出来的。那说明什么?就是汪伪警卫师的兵源大部分或者说有相当部分不是农村兵源,是城市的。只有城市兵才会出现商业和工业比例这么高的现象,如果是正常部队我们知道估计都是农村,不管是抓还是募都是从农村的。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一件事,汪伪只能控制住城镇,农村他控制不住。他不愿意招城市兵,因为不能吃苦,而且想法还多。
编制情况大家简单看一看,他编制四个团,但是四个团总共3446人,四个团编制没有人家正常部队一个团多。其实警卫旅的人数我没有给,警卫旅要比警卫师的人数要多,扩编了之后反而人数少了,为什么?逃亡非常多。我在汪伪军委档案当中查到了很多信息,有的很多逃亡了以后抓不回来,往上呈报,这种档案有一批。大部分少的人都是逃亡逃掉了,伪军是他们情愿干的事吗?也不是。我只要能够找的好的安身立命之处,谁愿意干这个活,谁愿意当汉奸,你给我待遇再好我也不干这个事。我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我就跑。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当然不是警卫师的,“南京大屠杀”我们知道有著名的16张照片,日本人自己拍的后来被我们一个照相馆的伙计把它给偷洗了一套,然后又辗转到别人的手上。这两个人都是在汪伪底下培训的,最后这两个人都跑了,可想而知跑的人不在少数。
这个就是警卫师的武器,3000多人步骑枪3913支,手枪301支,轻机枪129支,重机枪40支。这个装备在伪军当中已经不错了,甚至于对比对面的抗日武装比绝大部分中共的地方武装要好。中共地方武装一个人能得到一个轻机枪就不错了,有的一开始连轻机枪都没有,人手一支枪可以保证,而且所有的部队当中火力也可以保障。所以汪精卫在着力经营这支部队,应该说武器装备上可以看出来的。警卫师郑大章的骑兵去偷袭蒋介石总部,差点就把蒋抓到了。为什么投伪,就是在蒋那边没势力了,郑大章抗日前几年都是在抗日战争当中的,原来在29军当骑兵的师长,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讲活命都有问题,因为抗战的中后期通货通胀很厉害,军事当时没有增加,他要养一大家在人,钱没地方出,他必须要想办法。第一个是找老长官,冯玉祥没特权等等,那就走了。李讴一这个人之前和之后的事情都查不到,以前是首都警备司令兼任任警卫师师长,同时兼任南京警察总监,战后情况就不知道了。我找到的伪军照片,我很想找到伪军将领的照片,但是找不着。下面的一些团长,比如说第一团的团长罗卫1942年因为勒索被判刑,我在这里不赘述了。说明这些人他们投伪也没有所谓的和平反攻救国的雄心大业,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当了团长之后还觉得日子不好过,还要去勒索,就是在南京城内利用军火的方式,把军火放到人家家里面去告人家私藏军火,你要是不告发的话就给我钱。但是有一次栽赃的那个人比较硬,就被告发了。洪振这个人是副师长兼二团团长,但是这个人干了一段时间他不干了。为什么呢?他跑了。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汪伪政权的参战和警卫军的扩编。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更明显,不管是在华北还是在华中,特别是在华北最明显。因为我们知道从1940年之后华北经历了大概将近3年的困难时期,最后都待不住了,日本人在这里打得太厉害了。华中叫请降(音),苏南这块丢掉了,因为苏南是日本人的主力控制区,也是一个鱼米之乡不能让你在这里长期待着。苏南还是当时从上海到新四军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我在曾经采访过一个离休干部是上海人护士学校的,他们从上海坐船到苏州。像这样参加新四军的不是少数,是相当多的。应该说日本人寝食不安,对于敌后武装来讲影响非常大。有多大?过去有数字,50万降到40万,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大战之后50万大军最后缩减到40万,这不是单纯少10万的问题,当时中共扩军扩得还可以。至少我们损失了10多万以上的人,这批人谁干的?日军干的。而日军自然认为我可以保障他们,但保障下来之后怎么办?日本人不能老定在这儿,日本人虽然在敌后成立了很多专门用作守备的师团,但是太平洋岛屿上打得一仗带死一仗。中国大陆这边应该说他现在认为敌后这块他可以保证住了撤出来,所谓叫做保证运动的成果必须让人填上去,谁填?伪军。不是随便乱填的,华北直接动用的就是华北的治安军,就是用野战部队接替。这个部队比较强,和中共历来没有渊源。派人去做工作人家很嚣张,你打得过我再来谈,打不过我不要来谈。连营团,最后可以到集团,一旦八路军在敌后武装能够把治安怂的集团给敲掉,治安军就怂了。华中这边除了大量的接受国民党的投降,敌后的投降部队之外,那就是扩编。在1942年以后国民党有相当敌后的游击部队投降了,这批人除了日本人的围剿之外还有和中共的摩擦,我们都知道国民党最后武装游击部队不少,和中共相比不善于在敌后生存,部队散不下去。中共可以以一个班的名义散下去,十来个人可以活动,国民党的武装只少把人散了之后就收不回来了,容易被日本人包围。再加上在争夺根据地的过程当中没有办法像中共一样不管说是抓住人心也好,还是抓住人也好,反正他抓不住,无法生存只好另谋出路。蒋总部有没有发布这个命令,我可以明确地讲肯定不会发布这个命令的,蒋再有这个意思他也不可能发这个文件。但是有没有默认这种的?肯定有。投伪之后蒋对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惩处,其实说白了带有一定的鼓励色彩,你投汪精卫可以,你只要不打我就行了。所以你会发现大量敌后国民武装开始跑了,汪很开心,这时候是进入一个膨胀期。而且这批人汪是要去抓的,像绥靖军和治安军不一样。绥靖军和治安军一开始打不进去,只能慢慢的开始换人,要么是有旧交,毕竟汪是用的国民政府所有的正牌,能有一定的契合度,就派人过去检阅校阅,把人抓过来就变成他能够控制的武装。人事是动不了的,只能说这个部队名义上是听的,不能自行其是,这样再扩编。汪精卫这个时候也要扩充,汪精卫成立警卫军,但是日本人不给,从军扩到师人员在减少,肯定不舒服。日本人开始放松了,放松对汪政权的限制。放松之后汪想走一条什么路?就是想走一条黄埔建军的路,先把军校整出来,利用军校学员作为部队基层的军官,然后把部队的框架搭出来,这就是警卫军一个扩充的前提。
当时我们讲强化汪政权,是为了敌后的治安。这会儿就推到前台去了,1943年1月份让汪精卫参战。太平洋战争之后汪精卫为了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政权就宣战,但是一直压着,让你参战了就说明你是一个具有独立的国家了,一直就这么压着,压到1943年1月份。英美等国家和国民政府马上要签订条约了,废除之前一切对华的不平等条约,这样非常有利于国民政府吸引人心。汪政权这会儿靠什么吸引人心?靠理想、靠主义,汪政权那一套显然不行。最后怎么办?我就提高你所谓的尊严,我给你一个面子,一是参战,我让你对英美宣战,正式成为一个平等的国家。第二,日本人把在华的所有权益还给中国,我们之前一直在讲1943年英美,其实更早的是日本,在1月7日成立了条约,把所有租界归还给中国,所以当时陈公博出了一个很搞笑的事,租界还回来了,这部分税收是最高的,因为有大量的商铺在里面,人员非常稠密,谁去当它的区长谁就有相当的实权,他们就在争,最后陈公博受不了,他以行政院院长兼上海市市长,说明你自己内部人事混乱,把所有一区和二区收回来之后就全收回来了。汪伪当时宣传大量枯燥,汪把权益还回来了,然后又说国民政府还匍匐在所有英美的脚下,以此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点。说实话,除了个别的之外很少有人会真听信他的宣传。但是不管怎么样,日本人这个行动客观上面给汪伪造成了繁荣的假象,以至于中共当时专门在上海制定舆论宣传政策,要对抗汪伪的宣传攻势。这是大的背景,所以日本人做这个必须要做出实效来,汪政权怎么样真正凸显你是一个独立自主、平等的东亚共和政权呢?那就扩编,把警卫师扩成警卫军。这个扩编是一个叫真正意义上的扩编,人员增加、武器装备也改善,而且这个部队日本人在里面没有派顾问控制,在汪伪的警卫军里面日本人没有顾问,这个在之前所有的部队当中是很少见的,警卫师当中必须要有日本军事顾问的。同时他们搞了“第二次军事会议”,第一次扩警卫师,第二次扩警卫军。怎么扩?没人没枪,我只有一个框架,先把警卫二师搭起来,编完之后就搭出来了。别的部队要开始准备,把一师是用卫师团改编,三师是编面,把这个部队编出来。这个部队很有意思的就是番号,我刚才讲过汪精卫想用黄埔建军作为这次他扩编一个基本原则,怎么体现?从番号上体现,汪伪警卫一师二师三师,汪伪认为二师不是真正的底细,所以说一师和三师的番号叫做中央军校教导总校警卫第一师和第三师,二师没有这个番号。除此之外军部特种部队开始编了,包括通讯队、工兵营等等,这个部队大概满编人数在1万8-1万9,实际人数大概在1万3-1万5之间。生育人员怎么来?一部分在安徽、江苏、浙江三个省招募,这个招募人员有档案,而且招募的人员当中有一部分被新四军给截了。另外一部分就是战俘,这批人原来在集中营做劳工的,汪伪政府跟日本人交涉把这批人要过来,这批人有战斗经验,而且汪精卫认为这批人有很多人是黄埔生,他可能利用学缘关系把这批人拉过来。
首先就是补充枪弹,这是汪伪警卫一师要补充的,你会发现警卫一师补充的枪弹缺额比较大,刺刀一把都没有。这是警二师,额定1845。你会发现有轻机枪和重机枪,有36个,一个团有12个。掷弹筒这个东西我们看过抗战剧都知道,很多人当炮是不对的,但是很轻便。他扔的就是日本式的手榴弹抛射,操作非常简单,轻便,但是杀伤力还是不小的,把它抛到人手扔不到的东西去。我们称之为掷弹筒叫手炮,作为中国的武装而言这个东西很少见。汪伪警卫师当中有168具,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可小看的力量。尤其是在敌后针对新四军而言这个武器装备应该说比大部分的新四军装备要好太多。警三师一支枪都没有,后招募的还有战俘过来的,所以只能在警二师调过去,但是不管怎么样它的编制是满的,而且这批枪就像我刚刚讲的一样,这批枪全部都是38枪。汪伪从警卫师一直到警卫军所拥有的枪械全部都是38枪,为什么用38枪?除了38枪本身射击精度考量之外,你还会考虑到是和日军作战的,你总不能用口径不一致的枪吧。和日军一起作战,日军的后勤补给很方便,给日军准备的枪弹可以直接给警卫军用,可以互换。而且机枪和日军用的是一样的机枪,除了手枪不一样,手枪用的都是驳壳枪。但是手枪虽然口径和日本人口径不一样,但是手枪的子弹比较好弄,当时在南京缴获了大量的手枪弹,在后勤部这块写好了,子弹送过去。因为真正用的手枪的几率不会太大,因为射程是有限的,你只要把机枪的口径一致就可以发挥效率了。
模仿黄埔建军,必须要有军校,因为他们建立叫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国君的军校名字是一样的。他的招生考试方式也是仿黄埔军校的,在南京公开招考,招的人要有一定学历,要有中学毕业学历。但是我们实际上知道没有那么多人,考试的时候你只要能把国文那块的作文题答出来就可以了,数学算不出来就算了,而且不考外语。同时就是体格检查,这批青年人到了军校之后汪精卫他们是比较注重对他们的思想灌输的,就是灌输所谓的反共救国思想,不进行反讲的宣传教育,这和之前的军校是不同的。第一期招了1000多人,黄埔军校正常的话招一个总队而言,这些人也是可以分的很清楚,学的内容是一样的。虽然他们讲的比较杂,有日本课本和黄埔课本,当然用的兵器是以日本式的兵器为准。但是汪伪军官学校的在校训练时间比战时的中央军校训练时间要长,汪伪要两到三年,所以1943年招第二期,1944年招第三期。一期和二期大概是2000多人,基本上可以保证警卫军扩编基层军官的要求。
士官培养,其实比军官更为重要。为什么呢?士官是部队当中战斗力最为强悍和丰富的这批人。我们现在讲的班长和作战当中的组长,这批人是可以把一个部队串起来的。现在耳熟能详的一个部队就是教导总队,最早培养的就是士官,他培养出来的就是当班长,甚至于比较好的可以当排长。汪伪招了中央军校军事教导团,这个内容是从回忆的文章当中找到的,因为档案当中找不到。但是我们去年在浦口那边采访了一个老人,他就是军事教导团毕业的,反正至少我知道很多是自己去考试的,他们这批人一定要高校毕业的,那个年代高校就算知识分子了。那个老人因为他是卧底,他是国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考进去就是打入汪伪军队的。这个学校毕业生并不全部都到了汪伪警卫军,我们采访的老人就分配到汪伪二师去了,部分人是分到别的部队去的,是通过班级干部把基层管理慢慢抓起来。我们假设汪伪政权存在时间长一点,渐渐可以把伪军的控制权抓走了,这一点比较符合他走黄埔建军的那条道路。
警卫军的编制比较全,每个师编制都是全的。军部包括司令部、补充团、特务连、通信队、战车营等等。上将军长1人就是陈公博自己兼的,说明他对这个部队的重视。军部总共174人,包括各种军事和军委全在里面。下面还有一个补充团,就是一线部队作战有伤亡之后就要去,已经相当于一个正常团的编制了,还有特务连150人,搜索营109人,搜索部队就是搞侦查的。战车营是装甲汽车,但是我们现在看到某些资料当中讲说日本人快投降之前搞了两辆95式坦克给汪伪。炮兵营尽量给你搭出来了,但是重武器当中是有所限制的。炮兵当中山炮只有一个连,给的是四个,打新四军狠,但是要打日军是不可能的事情。
下面师一级,按照国民政府的编制已经编制完成了,三个营每个营是四个连。团这一级也是比较完备的,可以看到机枪连是个国民党政府一样的,国民政府的中央军在抗战中期一个步兵连能有六挺就已经很不错了。总计大概一个团1485人,一个师是5000多人,一个军是1万多人。下面是主官情况,军长是陈公博。第一师师长刘启雄是唯一一个被俘的军官。一师参谋长是太行山被俘的,这是一团长、二团长、三团长,基本上都是国民政府的经验。二师师长秦汉青,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人。这些资料都是从汪伪警卫军档案当中,他们各自填写的履历表当中搜出来的。三师两个师长,一个叫陈孝强,一个叫钟剑魂。三个团长当中第九团团长也是两任,这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结局方面跟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很多过去讲汪伪警卫军被编到整74师,这个说法只能说是部分准确,并不是像会议资料当中讲的那样。现在能看到的资料是这样的,汪伪警卫军第一师给调开了,第二师也不在南京,第三师在一个团。后来把第一师和第三师整编,所有军官几乎没有要,几乎全部退役,除了极个别的留下来了。士兵留了4000多比较精壮的士兵编到74军。当时在南京的江北路就有新四军的游击队,打新四军游击队没经验,就是找不到人。而汪伪的警三师和新四军游击队有作战经验,所以把这些人编进来就是打新四军的。为什么在战后国民政府在整编之后留了这么些伪军,我们知道在东北几乎伪满洲国军都没有,是因为看不起。不是因为这个部队战斗力有多强悍,而是因为他是为了地方警备的考量。另外一个部队就是警三师,在8月13日起义了,我们实际上做了一个相当长的工作,起义最早是通过汪伪中共的地下工作人员叫徐曙光(音),找到汪伪参战官署叫洪霞(音),又去找陈晓强(音),已经默认搭上关系了,基本上同意带这个部队起义,但是发生了一个“通济门事件”。撤职之后换了钟剑魂,当年曾经参加过红军,他自己说担任过营长,他被俘,后来留下来了,后来当了汪伪。为什么敢做钟剑魂的工作,因为是属于一个奇葩的存在,都是因为为了吃和钱,钟剑魂是不抽烟、不喝酒、不抽鸦片、不找女人,洪霞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就认为这个人可以做工作,工作就做成了。做成之后警卫三师,三个团,钟剑魂相当于空降过去的,掌握一个团的武装之后就约束在适当的时候起义。什么是适当的时候?这个东西很难把握,8月10日日本天皇宣布结束,南京城内军心大乱。13日钟剑魂借口去洛河围剿新四军,然后就带着部队过江,结果十部和九团他们能够控制的武装先过了江,七团八团到了江边就被挡住了,因为日本人发现不对了,汪伪的军队要想出去作战,日本方面一定是要通知的,日本人很奇怪这么一个大部队出来我竟然没有得到通知,所以就很奇怪。三师的师部和九团过了江之后到了洛河,警卫队队长知道不对,但是为什么没管呢?第一,已经知道日本人要投降了,军心混乱。第二,人太少。警卫三师九团和十部加在一起,时间约好了就起义,先给了一个独立番号,然后调出来整训整编,这是一套标准程序。大概带了九团所有的轻重武器,还带了炮兵所有的装备过去。在当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轰动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没有引起太多波澜的原因是因为南京城里有一个叫周高(音)的,这个时候把部队拉起来,利用可控的武装开始在南京抓人。汪伪中央军校第三期的学员1600人,这时候把他们武装起来他们在新街口对峙,枪弹横飞已经没有人再去关注警三师的事情了,就等着国民政府的大员过来。所以说警三师的起义至少在汪伪这边慢慢湮没无闻了,因为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部队,再往后没有太多影响。
怎么样评价汪伪的警卫军呢?基本上认为有两条,一个是傀儡性,第二个是工具性。何为傀儡性?刚才讲的顾问。日本的顾问到警卫师的时候一直是插到师一级的,所有部队的整编行动都需要通过日本军事顾问进行的,到了警卫军放松之后表面上看上去顾问不管了,但实际上日本人对这个部队还是比较警惕的。刚才我们讲过有一个事件叫“通济门事件”,在座的听众可能或多或少听到过“通济门事件”,当然也有一些人完全不知道“通济门事件”的情况。大概情况是这样的,1944年5月份,这个和外面网传的8月份是不一样的,很多资料上面讲8月份特别是江苏文史讲的8月份是错的,包括某些当事人的回忆时间也是不对的,真正的时间发生在5月28人。汪伪警卫三师特务连的一个排长叫夏建华(音),前一段时间有人说不存在这个人,这是不对的,因为档案之中明确有记载有这个人。夏建华等人,两个人在夫子庙吃完晚饭喝多了,坐人力车回房,当时是教导总队的营房。通过通济门和营长发生冲突,起因是这样的,最早是因为夏建华和人力车夫发生冲突,人力车夫是不原因把他们拉到门外,所以到了通济门就请两位排长大人下来,排人大人肯定不愿意,不听的话日本报道说打了车夫,夏建华挨了两巴掌。回了营房之后马上就把排长和连长叫在一块说我被人打了,部队里面的关系如果当过兵的都知道,战友之间的关系是很有意思的,战友情在某些情况下超出了血缘关系,因为朝夕相处,一听自己人被欺负了这还得了,拿着枪一共13个人,一共5个军官加上8个士兵,13个人带着枪过去了。日本人一看气势汹汹看着带着枪就坏了,想要把保卫室的灯关了,但是没有关掉,开了一枪。灯已经熄了,他们往里面胡乱开枪,把另外一个日本士兵也打伤了。在当时来讲是大事,第二天警卫三师就把这批人送到宪兵司令部去了,他们最早通过汪伪的宪兵司令部用军法审判,就是自己开审,为了显示出自己的政权独立性。而日本人觉得不行,这是你多年来所谓反日情绪的一种表现,尤其警卫三师很多是战俘。所以日本人当时就要求把人带到日本司令部去,这个已经闹的比较大了。最后就是双方各让一步,汪伪方面对不起这个人,因为我都参战了,我都所谓你的友邦了我必须自己审,但是允许日本宪兵司令部派人观审,派来观审的俨然和主审官一样。原本汪伪这批人带头的夏建华判死刑,其他的判有期徒刑就行了。但是最后判了两个死刑,一个无期徒刑,剩下的人是七年五年这样的,尤其是开枪的那几个判得非常重。强烈汪伪把第三师的师长职务给撤掉,你怎么样教育你的部下所谓和友军之间发生这么大的冲突,以至于我们之前对于警卫三师的地下工作来做,因为师长调走就换人了。对于警卫三师来讲,人心很不满,我凭什么受你的欺负,你的士兵先打了我的军官,对我们的报复的确是动枪了,但是你又枪毙了我的人和撤了师长,所以督察士兵的政治思想的情绪。为什么部队一拉就走,原因就是因为“通济门事件”对于他们的刺激非常大。
工具性就是这个部队所谓警卫部队并不是当真用来看门的,是要承担作战任务的。警卫师在安徽作过战,警卫二师调开,之后留在南京的是警卫一师。这是我在汪伪当中能抄到几个罕见的警卫部队和新四军作战情况。1943年12月份在六合指挥五团与新四军作战,到了下半年12月开始基本上都是三师,其中最大的一仗叫做羊头山,这个对汪伪的刺激比较大,是整个作战过程和作战经过从报告到详图都有。我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叙述,几个三师和一个营缴获了几乎所有的装备,然后这个营的营长阵亡。这仗打的时候,说友军警卫队近在咫尺但是没有发一枪,新四军在这里围歼警卫三师,但是汪伪的警卫队都在旁边没有进行任何的火力支持,眼睁睁看我们部队被新四军打掉,这是记载最为详细的一仗。1945年2月25团在六合作战,三师被打掉,这一仗我们上次在宁波采访新四军老兵的时候,那个老兵还专门讲说他们打警卫三师一支部队。他们到底打掉什么部队呢?现在目前来讲对不上,因为他只知道对手是警卫三师,说这个连有三四十,从时间上看可能是羊角山,反正就是说不管怎么样从新四军这边以及汪伪这边都可以知道汪伪的部队和新四军作战非常多,改变用这支部队作为武装工具来维持治安任务,这是工具性的体现。你也可以看到汪伪警卫军的作战对象完全没有国民政府,打的都是新四军。我们问到你们打不打伪军,他说打,在南京周边的伪军除了收税的之外,就是警卫三师。所以这就是他的一个工具性的体现。这个部队的战斗力其实挺强的,我看到我们讲的羊角山这一仗的时候前后打了四个多小时,在这么靠近南京的地方我们集中优势部队在这种情况下打四小时是很麻烦的,一般平时不打的,因为我们打的都是快打快出,避免日军来增援。之所以打四个小时从侧面也反映这个部队战斗力尚可,应该这么说。
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提问:羊角山战斗半个小时。
叶铭:我觉得目的还是为了好交代,不然的话太丢人。因为不是主力部队,讲的野战部队就是南洛河,如果真的只打了半个小时的话难怪写四个小时。旁边有日本人,因为考虑到主力被消灭和战场最后打扫完的时间上的过程,这个就是撑到最后,这个人没被抓住回去写报告的可以回去写我在这里坚持多长时间。
主持人:讲座已经结束了,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半个小时时间五个问题。
提问:警卫三师参加起义的人数是3000人,是档案上的吗?
叶铭:档案上面按照他的编制过来其实应该不到3000人,但是根据我们这边当时写的报告上面写的就是警三师有3000多人,而且报告当中包括武器装备写的很清楚。因为我们刚刚看过他们警卫三师的编制,满编一个团大概就是1548人,正常情况下3000人应该是有点不到。因为部队人数就这么多,除非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缴了部分伪军的枪械,把这些人全算上去,除非是这样。我们在档案当中这么些的,如果有其他详细的话可以给我们。
主持人:大家都没有问题,这一期抗战大讲堂到此结束。
分享到:0
抗日战争
搜 索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8日
展览讯息
专题展览更多
·军民合作抗战到底
·新四军东南分局·努力
·航空救国
·江西进贤各界赠·八一
·空军懋绩一等奖章
·军政部第六十七兵战医
最新新闻更多
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
南京大学新四军历史研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与我
《大刀进行曲》战时唱
《日寇的残暴》编录中
抗战名曲演唱会上,唱
关于本馆 | 联系我们 | 文物捐赠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苏ICP备15023504号-1
汪伪警卫军的产生与消亡 主讲嘉宾:叶铭
时间:2017年10月14日 上午9:30-12:00
内容简介:
汪精卫投敌之时,企图拉拢龙云张发奎所部武装作为自己的武力基础。然而,这一企图最终落空,汪精卫只能拉拢失意军人组建武装。为了建立自己能够掌控的武装,汪精卫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就是所谓的警卫旅。从警卫旅到警卫师再到警卫军,汪精卫的嫡系部队开始扩充。这支部队装备如何?士兵来源情况?战斗力是否较强?与日军关系又怎样?一般少有人知。本次讲座拟通过解读汪伪遗存档案,以及相关人员回忆,还原抗战时期的特殊武装,“强权竞逐下的卒子”--汪伪警卫军的产生与消亡。
主讲人简介:
叶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现在南京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讲师。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侧重于抗日战争的研究。曾在《抗日战争研究》,香港《二十一世纪》,《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最近主要参与张连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支持与配合下,进行抗日老战士口述资料抢救整理工作。
主持人:今天有请南京师范大学的叶铭博士来给我们讲讲汪伪警卫军的产生与消亡。汪伪的部队具体什么情况大家不是太了解,尤其是抗战后期汪伪的警卫军到底后来的结果如何,今天听听叶铭博士的讲解,大家欢迎。
叶铭:谢谢各位,一般来讲现在看抗战神剧都会看到一些伪军,我们知道汉奸伪军是不可缺少的。伪军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呢?至少从影视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战斗力很差、很怕死。从我们最近出去采访老兵来讲呢,一般而言老兵都说我们愿意打伪军,不愿意打鬼子,因为他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大。碰到伪军相当送弹药来了,碰到鬼子还要考量考量。最近我们刚刚采访了一位老兵,他直接跟我们说他们打掉了汪伪警卫三师的一个连,而且这个老兵很自豪,他说警卫三师装备好,能打掉他们一个连,在当时也是一个轰动的战绩。所以说这就和我们之前一直所了解的情况出现了一点差异,战斗力其差的伪军和一支被我们新四军看成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这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反差。这个部队到底怎么来的?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话题。“强权竞逐下的卒子”,伪军我们知道他是身受多重的压力,日本方面、国民党方面、中共方面,甚至包括自己内部的。多重压制角逐之下,生存环境必然比较恶劣,生存状态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先看一下这张图片,对近现代史有一定认识的都知道,这是汪伪的国旗,这个旗子是不是有点怪,多了一个黄三角,这是有故事的。最高汪伪因为他号称是继承孙先总理,所以他来的时候最早是没有这个黄三角的,当年跟日本人谈判的时候日本人一定要他加,实际上没有加,没有加就引发日军的士兵向汪伪所谓的国旗开枪,这个在日记当中有记载,最后迫于无奈必须要加一个,和平反共建国,连国旗都无法自主的政权,他的部队可想而知。第二张图片是汪伪军委会宣誓就职的照片,下面是训练团的照片,最后一张是现在我们看到所谓汪伪军队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他们的服装五花八门,有带日式、德式的,手上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的,这就是伪军最早的状况。
为什么要有伪军?因为日本人首先第一,开始并没有把兵力放在中国大陆,我们知道现在看美国人进入伊拉克、阿富汗,他们认为局面稳定之后撤走,让当地的维持,因为伤亡太大受不了。以华治华就是日本人的一个策略,在九一八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伪军。东北的伪军包括像于智山(音)、张海鹏、西洽(音)这些人,利用旧东北的部队直接改变。然后后面就到伪满洲国军,这是我们研究方面一个大空白,因为没有档案,到东北去你找不到档案。这支部队实际上战斗力不弱,而且甚至于可以说相当强,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这支部队最后也很蹊跷,相当一部分加入了林彪部队,也有上山为匪的。不是说找不着,如果感兴趣的话东北出过一批文史资料都是伪满洲国军队的毕业生写的。伪蒙军实际上他比较早,最早日本人就准备开始扶持的,就蒙古当中建立这支部队,这支部队说实话不太理想,德王这批人建立了伪蒙军。这支伪蒙军的战斗力参差不齐,比如说比较著名的西南军,但是全军覆没了。还有属于运输队形式的部队。下面还有伪华北治安军,是华北的伪政权的,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应该是我现在所看到的中共将领当中战斗力最强的。他们直言伪治安军就是很厉害的部队,其实是按照东北式的编制,旅上面称为集团,人家写的就是集团,一个集团下面两个旅。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错,因为全部都是接受日式的战斗和训练,有自己的军官学校。这支部队和中共关系比较差的,到战争后期中共利用武力进行强力打击之后,这支部队也和中共之间有相当的联系。绥靖军是我们南京这儿在汪伪政权成立之前的,这支部队来源比较庞杂,有土匪,有失意军人,也有一般普通青年,这支部队一开始有七个师。但是他也是汪伪政权成立的时候所能依靠仅有的部队之一,这是一个大概情况。
日本人对伪军的政策,下面这段话大家可以看一下。说白了就是控制控制再控制,而且刚开始日本人都不想给这些武装力量以军队的名义,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地方警卫。警卫就是日军的野战部队可以避免陷入到敌后的广大战场当中去,这是日本人的想法。当然八路军、新四军没到敌后之前可以维持住治安的,等到八路军、新四军过去之后局面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大概情况。
下面就是汪精卫,投敌之前和日本人有接触的。其中高宗武这个渠道,当时日本人帮助汪建立一个10-12个部队,汪精卫这个人他在国民党当中曾经位高权重,但是为什么几起几落,而且他始终无法掌握国民党的实权,因为没军队。因为蒋介石有黄埔系,所以汪精卫曾经有一个想法,就是云南的龙云,广东的张发奎,一些四川地方的武装和他都有关系的。龙云、张发奎和汪精卫的关系比较深的,张发奎和汪精卫之间一直都是保持相当友好关系,而龙云我们知道汪精卫之所以能够从昆明跑到越南去,飞机票就是龙云帮他搞的。他的想法就是这些人应该会听命于他,过来之后让日本人进行适当地武装,他很快就可以把部队拉起来,这是汪精卫的想法。日本人的想法是,他要把汪的政权的武力削弱到必需的程度,我把蒋给打掉了不希望遇到第二个蒋政权,他希望有一个分裂的,而不是一个统一足够威胁他的政国。所以说不管谁出面组织伪政权,必须是日本人能够完全掌控,同时战斗力极弱的。他必须能够镇得住国内的反抗力量,镇不住的话日本人会认为有问题,这大概就是双方谈判的一个筹码。
汪精卫到上海之后,他发现居然没有一个人过来。不然是龙云,还是张发奎等等,甚至于包括他自己原来的嫡系的都没有出来,为什么?很正常的事情,民族大义面前谁都不愿意被扣上卖国贼这个帽子。最近网络上有人为汪精卫翻案或者也有人汪精卫和蒋介石是唱双簧的这些人,但是你们只要想一想以汪当时的地位和聪明才智,他难道不知道他到日本人这儿他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吗。如果是说他是所谓的劣势心态或者他不认为自己是汉奸的话,从云南到越南可能我们认为大概也许他可能的确是想拯救沦陷区的民众,但是从越南到香港到上海这一路,日本人的底牌他完全清楚的情况之下他还是去了,你这个时候再说他不卖国,我个人觉得有点无视历史的真实了。话说回来,汪到了上海去之后他连自己的住处的警卫人员都派不出来,谁给他当了警卫人员?在座有同学知道吗?这些人是很出名的,76号。你是什么样的名声,汪精卫原来怎么可能和这些人混一块,最后迫于无奈只好把他们调过来担任自己的警卫,汪当时在武装力量上窘迫到什么地步了。没有武装力量肯定不行,只好一方面接收,一方面自己培养。接收的就是一些武装力量,还有黄大炜等等一批人,先收回来。当时这些人还没有到这里面,再把原本的里带过来进行改编,从第一师开始往下编写的,这是汪伪最早的武装力量。这批人他根本指挥不动,所以汪精卫当时在成立警卫旅的时候,说现在这个政府所谓警卫人员都由原维新政府派出,实在是对于政权而言是不堪指挥。把这些人从前头调到后面他们都不愿意听命,汪精卫肯定不能接受。汪精卫想我在蒋介石那里打压半辈子了,难道我当汉奸还要被你打压吗,所以不行。他必须要有自己的武装,这个武装很好拉,为什么呢?在敌后有大量的武装,是游离于两边。有的时候挂另一个旗号,有的时候日本人来了也挂日本的旗子,他是为自己生存着想。那么这些人他肯定要等待投奔一个主子,这个主子必须要有钱、有粮,还得给他官。
第二,收编过来之后我怎么样能够指挥。他千万不能出现收编过来之后他完全指挥不了,那这个部队我要来干嘛,所以一定要培养军官。汪伪建军最早的就是从军官开始,就像老蒋一样黄埔建军,先办军校,然后让军校毕业生出去基层、中层、然后往上走。但是培养军官生是要时间的,正常情况下至少一年时间,这还不考虑到入队这方面的情况。第二,他们所受的是初级到中级,小年轻出来一下子让他担任营长团长是没有人服气的,他必须要有一些中高级军官,他只能靠自己的罗志。所谓现在敌后没有能够撤到后方的,比如说原杂牌旁系的军人带不了兵了,也包括一些有野心的人,这些人汪精卫首先在上海办了一个中央陆军军官训练团。这是一个大概的情况,团长汪精卫自己兼任的,教育长叶蓬,副教育长刘培绪,还有总队长等等,这些名字待会儿还会再出现。这批当中有军官,也有青年学生。青年学生为什么会过来?首先给大家讲一个观念是什么,就是抗战期间在战争爆发头两年的高潮过去之后,场面就进入到我们所讲的相持阶段,这种相持阶段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一种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念,中间会有一个灰色地带,这批灰色地带生存的人员有一个最关键的时候他要活下去。活下去在敌后或者在沦陷区,活下去的可能性要吃饭,我们知道汪伪当时几乎没几所大学开授,像咱们南京当时最繁华的几条街道,太平南路等等烧得一塌糊涂。这批学生怎么办?你不能待在家里,尤其是城市的或者城镇的这些居民怎么办?必须要找活。找活有两种,现在可以讲你为什么不到后方去参加不管是中共的武装还是国民政府的武装,你抗日去啊。现在我们说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后人做价值判断太容易了。但是你回到他们那个场面去,从沦陷区到后方这条路非常艰辛,能下这个决断的人应该说他的爱国心非常强,或者他后方有自己的亲戚、朋友,他去了之后他能够找到能够帮助的人,如果这些都没有贸然到后方去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1944年的时候从伪中央大学放暑假,一批学生从南京出发到安徽骊黄要去投军。结果在安徽骊黄住了一个月没有人,盘缠用完再回南京继续上学去,战争快结束了,战局很明朗了,他们就是一鼻子灰,更何况战斗初期自己都是非常混乱的情况之下,很多人他得问。比如说我们邻居谁谁去了后方什么结果,如果问了这种结局比较差的他就会想一想去还是不去,如果不去留在上海和南京这一片怎么生活呢。这时候有人告诉你来考我们,考上以后给你发衣服,还给你军官,还给你钱,你愿不愿意去,我想是人都会心动一下,就是这么过来的。在考虑到敌后的问题上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点,不要用我们现在的价值判断去影响当事人,当事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第二个,这是档案当中我抄的一部分军官训练团学员的情况,看岁数、看籍贯,再看看毕业学校。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有学历的,有大学生、军校生。这批人两种,第一种是背井离乡,上面有很多是沈阳人。应该说当时也是跟着国民政府撤到这里来的,战争辗转了这么多年有将近九年了,八九年时间找不到一个饭碗,岁数比较大。还有再看一些学校的,除了当兵什么都不会,这个岁数到国民政府当中去找不到饭碗,到中共这里去意识形态的原因,包括生活的问题他愿不愿意去就打一个问号。看一看最后还是跟汪伪,有一些本来是有职务的,周勋团(音)这批人训练其实接受过主要是接受政治上的训练,青年学生要接受军事基本的训练。除此之外,这批人还要宣誓,接受领袖之指导,恪守纪律,若有逾越甘受警示。听上去感觉像什么?杂糅吧,既有帮会的感觉,很像帮会的感觉,也有我们经常宣誓誓言的感觉。他们有一个能够统领的意识形态,只好既借有意识形态,再借用传统中国所谓的方式让你去宣誓。这个宣誓到底有多少,作用可想而知。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联保,就是三个人围一组,另外两个组就是相互之间要相互监视,看看他有没有反日或者反汪的举动。这批人受训的时候吃得好,给的薪水高,汪每个人还给了一把剑,发马靴和呢子军装,穿上这些之后虚荣心至少是可以满足的,所以用这种物质的方式吸引人,带有传统黑社会的方式来控制你。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汪伪的军事组织架构,完全是照抄国民政府的,甚至于国民政府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汪伪那边直接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最早的就是军事委员会,最早的常务委员就是陈公博这批人,整个委员有41个,这个名册在历史档案馆里面有。名册当中有自己亲手写的履历表,现在大家看不到了,因为现在不开放。还有参谋本部、军事参议院、军事训练部、政治训练部、航空署、办公厅、调查统计部。
地方大概情况我不念了,就是绥靖主任公署和绥靖总司令部,比如说在苏北最早去的是张周(音),投亡了之后派到苏北去了。比如说像徐州那边先派的是郝鹏(音),这是地方的。控制的是地方武装,但是汪伪有没有地方武装呢?其实汪伪是没有的,汪伪的军事架构中央和地方之间其实差别性不大,中央真正能够控制的那些部队就那么几十支,就是警卫部队等等,剩下的就是每个人一块地盘,我驻扎在这儿以省的名义下来等等。他们听不听省长的?不一定听。有一句台词我想在座中老年听众很熟,有枪就是草头王,有枪我就听你的。所以真的指挥不动,怎么样才能指挥动?干脆让部队长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兼任,这样他就可以完全指挥又能调动地方财政。汪伪其实还有空军和海军,海军除了日本送的个别船之外,还有打捞的沉船、渔船、商船。最早只有一家飞机,日本送给汪精卫的,但是有个别叛逃的过来。汪伪没有执行过作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汪精卫的出行,那架飞机叫“海舰号”(音)。
下面在汪伪军事架构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叫军事顾问,现在给大家看一下。军事顾问发现基本上什么都有问,顾问顾问,有人说顾名思义顾而不问。但是汪伪的军事顾问不一样。点头是办不下去的,这批军事顾问不要看他最后讲说是不参与行政,怎么可能不参与,你可以想象他派过来的目的是什么,可想而知。待会儿我们最后还会再提到这个事。
这张图有点小,这是1942年汪伪军各个顾问他们的职权所在。如果看不清楚的话我给大家稍微念一下,最高军事顾问是松井太金郎(音),主管全班的。主任有兵田(音)、冈田(音)他是管财政的,刚本(音)、山本是管军机的等等。他们下面分担的任务包括特务、高级人事、谍报、用兵等等,你会看到所有汪伪有关军事活动他们无所不报。所以说日本驻汪伪的这些军事是顾且问,而且问的非常之深入。
下面我们回到今天正题,就是汪伪警卫部队的情况。汪精卫肯定要有一支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门前门后都是绥靖军的人,他心里怎么放得下。他也想摆脱日本人的全部控制,之前所有部队都是日本人塞给他的,他要建立一支自己的部队。为什么要建立?我之前跟你谈了好多,你至少给我10-12个武装,你最先给我成立一个警卫军,但是日本人没有答应,以现有他能控制的武装成立一个旅,这就是警卫旅。从中央训练团过来,除了青年军官、学生之外,士兵很少,士兵都是花钱找的,是在江苏、河南、山东、浙江,反正在这一带招,大量的青壮年没有职业,所以说招人当兵只要有粮食吃和有钱拿就都过来了。这支部队成立时间一般来说,我们现在看上面说3个,第一个是1939年12月份成立的,一个是1940年的3月,还有一个是1940年的4月1日。第一个肯定是不对的,第二个是根据档案,很显然以档案为准。不是说回应有问题,他是把部队组建时间和部队最后的成立时间混淆了,这个部队到底成不成立?只要去查汪伪政府的公报就可以了,某年某月某日警卫旅成立,那就是成立的时间。汪伪的国民政府是什么时间成立的?3月31日。国民政府先成立完之后,后面行政部门各架构才能往上走,这是一个大概情况。
汪伪警卫旅的旅长一共两个,我们后面会介绍。这边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就是你可以看一下他的编制情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编制是比较完整的,到一团和二团的一些大概情况。汪伪两个旅当中第一团是满编的,一个是不满。一团是汪精卫自己的一些警卫人员和部队直接过来的,二团是利用第一团重新组建。二团的团长原来是一团的营长,必然是先成立一个,然后搭好架构之后再成立第二个。甚至于士兵不足,二团的一营是满编的,到二营只有45个,连一个排都编不出来,更不要说一个连的问题了。应该说警卫旅就是从建立之初你就可以看得出来日本人对他是控制的,按道理说作为一个政权他的武装应该是最为关注的,蒋介石黄埔建军先建立教导团,就是满编的,不可能出现缺编情况。教导团扩充也是从满编开始的。然后到了1941年兵力不足嘛,整个两个团加在一块一共两千多人,所以只好把山东的另外一支伪军调出来,这样凑满三个团。即使这种不满编的部队,和汪伪其他部队相比是受到特殊待遇的。因为汪伪的部队最早编制是部队编制的,他学的是北洋师和旅,一个师四个团,所以旅应该是两个团。但是他编了三个团,以示对于他的一种重视。
然后除了三个团之外,警卫旅下面还有一些别的部队,比如说汪精卫自己的警卫大队,是放在警卫旅里面的。为什么呢?说明汪精卫还是想把这个部队继续扩大的。这个警卫大队人员挑选的时候是更加精细的,首先警卫大队最早是广东人,因为汪精卫他算是广东人。第二,警卫大队招的这些人要长得比较帅,身高也是有要求的。十多年前我们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时候,目前为止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有人说这边有一个老爷子当过兵。我们就去了,老人家说他是警卫大队的,他说是汪主席的。我们当时有任务,我们就想算了,现在想越来越后悔,伪军在世敢承认自己是伪军的人非常少。我们现在采访这么多老兵确切地伪军大概两三个,而且他都不说自己是伪军,就是问出来最后说原来当过伪军,那个是自己直接承认说自己是汪警卫大队的。这个人在当地挺出名的,这个人是五十年代政反的时候一直被关,一直被关到1978年,放出来之后没有结婚和生活来源,政府养起来,最后老了之后送到养老院去了,他们年轻的时候又高又帅,就是一口广东普通话。所以现在真的很后悔,这个人如果当时去问的话可能会问出不少内容。当年这个老爷子精神就不行,估计这十年来过去了应该不在人世。警卫大队相当于是汪的私人武装当中的私人武装,嫡系当中的嫡系。作为中国人来讲血缘、地缘、学缘。血缘就是汪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青年子弟过来的,第二个就是地缘老乡,所谓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枪,其实不是的。我不认识你一开口一听老乡亲近感就出来了,你想阎锡山说会说舞台话变把杨道话。第三个是学缘,我们是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军校同学、单位同学,这样我们可以用,慢慢扩大。
还有一个是宪兵,就是军事警察。在南京当时城里有警卫人员,我们当时在南京军纪比较差。我当时翻南京委员会的报告,两个人员到部队的军官到商店买东西,东西买完是不给钱,老板跟他要钱,你们在故事当中看到的他真的拿出两颗手榴弹放那里一放,他说大爷没钱你把这个东西给我当了,老板不敢接,他咽不下这口气最后一级一级往上报。宪兵就是管军队当中违法乱纪的,所有部队都有宪兵,也不管这个部队军纪有多差至少要有一个宪兵。宪兵大队是挂在警卫旅下面的,宪兵大队不是汪精卫的人,汪精卫这块人都称之为汉奸的汉奸。从北京调过来300多号人作为一个宪兵司令部,我作为一个指挥官而言我希望指挥的人越多越好,所以把宪兵司令部调过来了。在汪伪前期宪兵司令部和警卫部队之间,到警卫师的年代最早警卫师的师长也是首都宪兵司令部的司令,他是有那个兼职的,再往后就分的很开了。
下面就是警卫旅的一些主要军官,我们现在讲伪军基本上大家知道就是那些比较著名的上层人员,中层人员来龙去脉不是很清楚,现在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张诚是上校高参,1939年当总队长,1940年当旅长。张诚去了之后第二旅长是刘夷,有人说他是被腐的,也有说主动叛逃,不管怎么样他逃亡了。后来和汪伪参谋总长闹矛盾就被撤职了,他一直闲散,虽然挂名在汪伪军委会当中但是没有实权。因为他有一个叔叔毕竟是蒋的亲信,所以说没有被惩处,后来交给刘峙就跑了。第一团的团长叫李友竹,军官队的队长就是他,军官队的队长接团长。第二团团长也是国民政府当中团长,第三团团长是山东保安旅长,为什么投汪呢?史书中是不会留下记载的,因为两边都不待见,不判他汉奸罪就很不错了。中共除了部分个别人士外也是我们要严惩汉奸的,尤其是这批人是反革命,所以他们很少留下资料的。于是他们怎么样去投呢?你真不知道。我们只能说很多情况之下你只能去猜,比如说郝鹏举投汪伪的原因很简单,郝鹏举和长官的夫人有不可告人的事情,后来被关了,又被他的朋友放了,只能跑了,他在国民政府当中肯定没有好下场。东北军的汉奸非常多,都是一个带一个,比如说像包文沛(音)等等他们这批人,因为老蒋把东北军给编散了,没事可干对于他们这批人来讲这种民族概念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强烈,有碗饭吃就行了,更何况蒋跟他们是仇人,就投到蒋的对立面去。都有私交写信开始拉人,拉一个是一个,拉一群是一群。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就是没有办法,我这里打的都是团以上的,好像已经超了一些营一级的。有两个营长,这两个人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大概是第17期毕业的,抗战爆发的时候都是在国民党的中央军当中,而且还都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失败之后他们都丢在南京城当中没有跑出去。然后这批人大概在1938年的时候又想办法逃到了苏北,到了苏北的海德清(音)部下,应该说抗日的愿望还是很强的,但是在苏北打游击一两年之后又回来主动投了。只能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无路可去了,因为苏北国民政府这边待不下去,最后就跑到汪伪这边来了,就是为了生活所迫。还有一些极具野心的,就是在国民政府这边觉得过得不容易,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周河海(音)就是一个关系,他和蒋介石关系很好的,他完全就是为了自己的建功立业。
警卫师就是局势发生变化,主要是日本人想从中国大陆抽身,战争第一年、第二年日本人趾高气扬。但是越打战线拉的越长,日本投入的部队也就越多。主要的对手不是这些,我想大家可能应该知道日本人当时最主要的对手是前苏联。他把这么多部队全投入到中国大陆了,万一东北边境苏联人打下来怎么办,部队抽不回来。所以他们想把兵力抽回去,但是仗打到这个程度怎么抽,后方无法维持,只能培养中国人了。一开始是不信任的,现在开始叫培养。对于国民政府而言,不得不以加强扶植为基本方针,这个在当时的话语当中叫强化国民政府,当然这个国民政府是打引号的,主要是汪的国民政府。什么叫强化?第一,最重要的就是扩军,应该说汪伪的军事武装膨胀得非常厉害。比如说最著名的二里(音),原来日本人要去对付他们的,但是投了之后日本人可以用二里去防范新四军,这样就可以撤部队出来了。这些武装应该来说独立性比较强,你像李长江投汪伪之后两边依然在找平衡,李长江之后之所以眼睛瞎了就是日本人知道他在国民政府这边,在新四军这边都在找关系,所以摆了一个宴用毒酒毒瞎眼了。谁能靠得住?思来想去还是汪政权,他是一心一意和日本人搅在一起,强化汪政权就是他的触角从华中开始往华北走,兵力的补充汪政权一点办法都没有,包括税收和整个人员的任免都可以监督。除此之外勉为其难同意你可以扩充武装,原来是旅,现在让旅扩到师。对于这些伪军给的武器是什么?大概给了轻机枪,小炮,你帮我去维持后方治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八路军总部对外公布说八路军、新四军几乎抗击了100%的伪军,作战的主要对象就是敌后的抗日武装,主要是以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主,大部分是投降到汪精卫这里的。和国民政府之间尽量避免冲突,为什么?打的太狠回不去了。他们知道老蒋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的,对国民政府他们一般相互之间有默契,而且非常深。像在皖东那边,贵溪(音)部队和当地的武装之间就有联系,伪军把防线一让,日军也跟着让防线,就把新四军可能的退路往上一堵,自己想办法,有的地方已经到这种地步了。所以说日本人觉得这个部队我们可以用,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1940年发生一个大事,日本人突然发现原来中共武装发展到这么大,被日本人称八路军是华北治安,同时也是发展壮大的非常迅猛。新四军刚开始出来的就是一万零六百人,有很多枪支打不响的,重武器很缺乏。到了1940年、1941年至少有六个支队了,每个支队相对一个师的兵力,日本人头疼。为什么头疼呢?因为找不着,被人吃掉了,尤其是根本分不清这些人是士兵还是老百姓。华北这边是最明显的,日本在大扫荡的时候早年你根本找不到中共的地方武装和地方政权,都是一个面孔,日本人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分别出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区别,但是伪军不一样,一张口就知道你是不是北京人。伪军负责登记你讲话,一讲话不是当地人八路军直接拉走。在华东这边新四军很多是当地人,但是当地人本乡本土我总知道你的下落是什么,你这个人到哪里去了。都知道你这个人到共产党哪里去了,不管你是不是你先出来。所以汉奸伪军比日军更可怕,在敌后的扫荡当中,为什么?因为他熟悉。因此伪军得到扩充,日本人为了把后方部队给撤掉,以免出现大量的部队给定死在后方的情况。就是为了正面作战,能打跑最好,打不跑可以把部队调出来预备后面的行动。不管是北京或者是南京都已经排上议事日程了,必须把部队排调出来,这是警卫师建立的背景。
再往后是两个协定,你扩充是扩充,但是我一定要有一个框框。框框是什么?一个叫《日华军事协定》,聘用日本人,明确目的,这部队讨伐中共,一定要受日军指挥,不能让你自行其是。当中有一个规定是日军的大队长能够指挥到伪军的团长一级,这就是历史的真实,文件中就这样规定的。你把沿海岛屿划给日本人作为根据地,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但是日本人算盘打得很精的,你用文件规定和不用文件规定完全是两回事。比如说现在钓鱼岛问题,现在就是这样,尽管开罗宣言讲了日本是窃据的,但是你没有把钓鱼岛写上去的话就是不承认。他用国际法来钻空子的能力非常强的,感兴趣的话你们回去搜一下,善于利用国际法来维护或者获取自己的权益。
下面是一个《军事借款协定》,这个是后人回忆的,原本没有查到。所以这个回忆当中是有问题的,上面讲说交给汪伪政权1万5千支旧枪,这个其实是不对的。待会儿我们下面讲到警卫师的装备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三八式的的枪支是不匹配的,相当于给你一支枪给你一堆口径不对的子弹有用吗?没有用。日本人将太行山战役当中被腐的国民党军、军官、士兵交给汪伪政权入警卫旅,这个也不对。不可能把1941年的俘虏放到1940年,所以说警卫师已经开始扩编了,那批还没有弄过来,所以这个是有问题的。
下面就是作为汪伪而言他有全国性的军事会议,我们称之为“第一次全国军事会议”。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目标是什么,扩充规模、充实力量,这是对内的。对外能与先进友邦保障东亚,能确立治安、捍卫人民。汪伪的公开当中碰到日本是不提日本的。在这样大的框架之下警卫旅开始扩了,警卫旅扩警卫师就是把原来的一团二团改编,根据这个直接变一二三团。原来编制是不满员的,现在给满员了。这个就是警卫师一个大概的情况,大概情况你们可以看到,一般来说军校毕业的还是占多数的。说明什么?说明汪政权对于这个部队还是相当重视的,他可以把军事人员全都给调过来了。你回头去看别的部队,军校毕业生就少得多了。上次抄汪伪第二方面军叫做教育报告,当中说军官当中行伍出身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一部分是文盲,士兵全部是文盲。但是汪精卫尽管说陆军大学只有一个,但是大部分都是具有军校毕业的,会有学历的。第二个就是年龄和籍贯,以及职业。警卫旅扩编到警卫师的时候内部做了一个调查,这是比较原始的文件。你会发现年龄段相对来说以中青年居多,老年人不多。说明当时这个部队还是可以保障兵源的,不像其他的部队老少都有。籍贯你会发现江苏最多,因为是在本地征集的。河北河南的部队,河北的部队多半就是原来宪兵部队下来的,河南部队可能出现的就是部分俘虏送过来。原来的职业当中你会发现,农业、商业、工业,还有起来业比较平均,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大部分都是从农业出来的。那说明什么?就是汪伪警卫师的兵源大部分或者说有相当部分不是农村兵源,是城市的。只有城市兵才会出现商业和工业比例这么高的现象,如果是正常部队我们知道估计都是农村,不管是抓还是募都是从农村的。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一件事,汪伪只能控制住城镇,农村他控制不住。他不愿意招城市兵,因为不能吃苦,而且想法还多。
编制情况大家简单看一看,他编制四个团,但是四个团总共3446人,四个团编制没有人家正常部队一个团多。其实警卫旅的人数我没有给,警卫旅要比警卫师的人数要多,扩编了之后反而人数少了,为什么?逃亡非常多。我在汪伪军委档案当中查到了很多信息,有的很多逃亡了以后抓不回来,往上呈报,这种档案有一批。大部分少的人都是逃亡逃掉了,伪军是他们情愿干的事吗?也不是。我只要能够找的好的安身立命之处,谁愿意干这个活,谁愿意当汉奸,你给我待遇再好我也不干这个事。我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我就跑。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当然不是警卫师的,“南京大屠杀”我们知道有著名的16张照片,日本人自己拍的后来被我们一个照相馆的伙计把它给偷洗了一套,然后又辗转到别人的手上。这两个人都是在汪伪底下培训的,最后这两个人都跑了,可想而知跑的人不在少数。
这个就是警卫师的武器,3000多人步骑枪3913支,手枪301支,轻机枪129支,重机枪40支。这个装备在伪军当中已经不错了,甚至于对比对面的抗日武装比绝大部分中共的地方武装要好。中共地方武装一个人能得到一个轻机枪就不错了,有的一开始连轻机枪都没有,人手一支枪可以保证,而且所有的部队当中火力也可以保障。所以汪精卫在着力经营这支部队,应该说武器装备上可以看出来的。警卫师郑大章的骑兵去偷袭蒋介石总部,差点就把蒋抓到了。为什么投伪,就是在蒋那边没势力了,郑大章抗日前几年都是在抗日战争当中的,原来在29军当骑兵的师长,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讲活命都有问题,因为抗战的中后期通货通胀很厉害,军事当时没有增加,他要养一大家在人,钱没地方出,他必须要想办法。第一个是找老长官,冯玉祥没特权等等,那就走了。李讴一这个人之前和之后的事情都查不到,以前是首都警备司令兼任任警卫师师长,同时兼任南京警察总监,战后情况就不知道了。我找到的伪军照片,我很想找到伪军将领的照片,但是找不着。下面的一些团长,比如说第一团的团长罗卫1942年因为勒索被判刑,我在这里不赘述了。说明这些人他们投伪也没有所谓的和平反攻救国的雄心大业,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当了团长之后还觉得日子不好过,还要去勒索,就是在南京城内利用军火的方式,把军火放到人家家里面去告人家私藏军火,你要是不告发的话就给我钱。但是有一次栽赃的那个人比较硬,就被告发了。洪振这个人是副师长兼二团团长,但是这个人干了一段时间他不干了。为什么呢?他跑了。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汪伪政权的参战和警卫军的扩编。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更明显,不管是在华北还是在华中,特别是在华北最明显。因为我们知道从1940年之后华北经历了大概将近3年的困难时期,最后都待不住了,日本人在这里打得太厉害了。华中叫请降(音),苏南这块丢掉了,因为苏南是日本人的主力控制区,也是一个鱼米之乡不能让你在这里长期待着。苏南还是当时从上海到新四军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我在曾经采访过一个离休干部是上海人护士学校的,他们从上海坐船到苏州。像这样参加新四军的不是少数,是相当多的。应该说日本人寝食不安,对于敌后武装来讲影响非常大。有多大?过去有数字,50万降到40万,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大战之后50万大军最后缩减到40万,这不是单纯少10万的问题,当时中共扩军扩得还可以。至少我们损失了10多万以上的人,这批人谁干的?日军干的。而日军自然认为我可以保障他们,但保障下来之后怎么办?日本人不能老定在这儿,日本人虽然在敌后成立了很多专门用作守备的师团,但是太平洋岛屿上打得一仗带死一仗。中国大陆这边应该说他现在认为敌后这块他可以保证住了撤出来,所谓叫做保证运动的成果必须让人填上去,谁填?伪军。不是随便乱填的,华北直接动用的就是华北的治安军,就是用野战部队接替。这个部队比较强,和中共历来没有渊源。派人去做工作人家很嚣张,你打得过我再来谈,打不过我不要来谈。连营团,最后可以到集团,一旦八路军在敌后武装能够把治安怂的集团给敲掉,治安军就怂了。华中这边除了大量的接受国民党的投降,敌后的投降部队之外,那就是扩编。在1942年以后国民党有相当敌后的游击部队投降了,这批人除了日本人的围剿之外还有和中共的摩擦,我们都知道国民党最后武装游击部队不少,和中共相比不善于在敌后生存,部队散不下去。中共可以以一个班的名义散下去,十来个人可以活动,国民党的武装只少把人散了之后就收不回来了,容易被日本人包围。再加上在争夺根据地的过程当中没有办法像中共一样不管说是抓住人心也好,还是抓住人也好,反正他抓不住,无法生存只好另谋出路。蒋总部有没有发布这个命令,我可以明确地讲肯定不会发布这个命令的,蒋再有这个意思他也不可能发这个文件。但是有没有默认这种的?肯定有。投伪之后蒋对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惩处,其实说白了带有一定的鼓励色彩,你投汪精卫可以,你只要不打我就行了。所以你会发现大量敌后国民武装开始跑了,汪很开心,这时候是进入一个膨胀期。而且这批人汪是要去抓的,像绥靖军和治安军不一样。绥靖军和治安军一开始打不进去,只能慢慢的开始换人,要么是有旧交,毕竟汪是用的国民政府所有的正牌,能有一定的契合度,就派人过去检阅校阅,把人抓过来就变成他能够控制的武装。人事是动不了的,只能说这个部队名义上是听的,不能自行其是,这样再扩编。汪精卫这个时候也要扩充,汪精卫成立警卫军,但是日本人不给,从军扩到师人员在减少,肯定不舒服。日本人开始放松了,放松对汪政权的限制。放松之后汪想走一条什么路?就是想走一条黄埔建军的路,先把军校整出来,利用军校学员作为部队基层的军官,然后把部队的框架搭出来,这就是警卫军一个扩充的前提。
当时我们讲强化汪政权,是为了敌后的治安。这会儿就推到前台去了,1943年1月份让汪精卫参战。太平洋战争之后汪精卫为了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政权就宣战,但是一直压着,让你参战了就说明你是一个具有独立的国家了,一直就这么压着,压到1943年1月份。英美等国家和国民政府马上要签订条约了,废除之前一切对华的不平等条约,这样非常有利于国民政府吸引人心。汪政权这会儿靠什么吸引人心?靠理想、靠主义,汪政权那一套显然不行。最后怎么办?我就提高你所谓的尊严,我给你一个面子,一是参战,我让你对英美宣战,正式成为一个平等的国家。第二,日本人把在华的所有权益还给中国,我们之前一直在讲1943年英美,其实更早的是日本,在1月7日成立了条约,把所有租界归还给中国,所以当时陈公博出了一个很搞笑的事,租界还回来了,这部分税收是最高的,因为有大量的商铺在里面,人员非常稠密,谁去当它的区长谁就有相当的实权,他们就在争,最后陈公博受不了,他以行政院院长兼上海市市长,说明你自己内部人事混乱,把所有一区和二区收回来之后就全收回来了。汪伪当时宣传大量枯燥,汪把权益还回来了,然后又说国民政府还匍匐在所有英美的脚下,以此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点。说实话,除了个别的之外很少有人会真听信他的宣传。但是不管怎么样,日本人这个行动客观上面给汪伪造成了繁荣的假象,以至于中共当时专门在上海制定舆论宣传政策,要对抗汪伪的宣传攻势。这是大的背景,所以日本人做这个必须要做出实效来,汪政权怎么样真正凸显你是一个独立自主、平等的东亚共和政权呢?那就扩编,把警卫师扩成警卫军。这个扩编是一个叫真正意义上的扩编,人员增加、武器装备也改善,而且这个部队日本人在里面没有派顾问控制,在汪伪的警卫军里面日本人没有顾问,这个在之前所有的部队当中是很少见的,警卫师当中必须要有日本军事顾问的。同时他们搞了“第二次军事会议”,第一次扩警卫师,第二次扩警卫军。怎么扩?没人没枪,我只有一个框架,先把警卫二师搭起来,编完之后就搭出来了。别的部队要开始准备,把一师是用卫师团改编,三师是编面,把这个部队编出来。这个部队很有意思的就是番号,我刚才讲过汪精卫想用黄埔建军作为这次他扩编一个基本原则,怎么体现?从番号上体现,汪伪警卫一师二师三师,汪伪认为二师不是真正的底细,所以说一师和三师的番号叫做中央军校教导总校警卫第一师和第三师,二师没有这个番号。除此之外军部特种部队开始编了,包括通讯队、工兵营等等,这个部队大概满编人数在1万8-1万9,实际人数大概在1万3-1万5之间。生育人员怎么来?一部分在安徽、江苏、浙江三个省招募,这个招募人员有档案,而且招募的人员当中有一部分被新四军给截了。另外一部分就是战俘,这批人原来在集中营做劳工的,汪伪政府跟日本人交涉把这批人要过来,这批人有战斗经验,而且汪精卫认为这批人有很多人是黄埔生,他可能利用学缘关系把这批人拉过来。
首先就是补充枪弹,这是汪伪警卫一师要补充的,你会发现警卫一师补充的枪弹缺额比较大,刺刀一把都没有。这是警二师,额定1845。你会发现有轻机枪和重机枪,有36个,一个团有12个。掷弹筒这个东西我们看过抗战剧都知道,很多人当炮是不对的,但是很轻便。他扔的就是日本式的手榴弹抛射,操作非常简单,轻便,但是杀伤力还是不小的,把它抛到人手扔不到的东西去。我们称之为掷弹筒叫手炮,作为中国的武装而言这个东西很少见。汪伪警卫师当中有168具,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可小看的力量。尤其是在敌后针对新四军而言这个武器装备应该说比大部分的新四军装备要好太多。警三师一支枪都没有,后招募的还有战俘过来的,所以只能在警二师调过去,但是不管怎么样它的编制是满的,而且这批枪就像我刚刚讲的一样,这批枪全部都是38枪。汪伪从警卫师一直到警卫军所拥有的枪械全部都是38枪,为什么用38枪?除了38枪本身射击精度考量之外,你还会考虑到是和日军作战的,你总不能用口径不一致的枪吧。和日军一起作战,日军的后勤补给很方便,给日军准备的枪弹可以直接给警卫军用,可以互换。而且机枪和日军用的是一样的机枪,除了手枪不一样,手枪用的都是驳壳枪。但是手枪虽然口径和日本人口径不一样,但是手枪的子弹比较好弄,当时在南京缴获了大量的手枪弹,在后勤部这块写好了,子弹送过去。因为真正用的手枪的几率不会太大,因为射程是有限的,你只要把机枪的口径一致就可以发挥效率了。
模仿黄埔建军,必须要有军校,因为他们建立叫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国君的军校名字是一样的。他的招生考试方式也是仿黄埔军校的,在南京公开招考,招的人要有一定学历,要有中学毕业学历。但是我们实际上知道没有那么多人,考试的时候你只要能把国文那块的作文题答出来就可以了,数学算不出来就算了,而且不考外语。同时就是体格检查,这批青年人到了军校之后汪精卫他们是比较注重对他们的思想灌输的,就是灌输所谓的反共救国思想,不进行反讲的宣传教育,这和之前的军校是不同的。第一期招了1000多人,黄埔军校正常的话招一个总队而言,这些人也是可以分的很清楚,学的内容是一样的。虽然他们讲的比较杂,有日本课本和黄埔课本,当然用的兵器是以日本式的兵器为准。但是汪伪军官学校的在校训练时间比战时的中央军校训练时间要长,汪伪要两到三年,所以1943年招第二期,1944年招第三期。一期和二期大概是2000多人,基本上可以保证警卫军扩编基层军官的要求。
士官培养,其实比军官更为重要。为什么呢?士官是部队当中战斗力最为强悍和丰富的这批人。我们现在讲的班长和作战当中的组长,这批人是可以把一个部队串起来的。现在耳熟能详的一个部队就是教导总队,最早培养的就是士官,他培养出来的就是当班长,甚至于比较好的可以当排长。汪伪招了中央军校军事教导团,这个内容是从回忆的文章当中找到的,因为档案当中找不到。但是我们去年在浦口那边采访了一个老人,他就是军事教导团毕业的,反正至少我知道很多是自己去考试的,他们这批人一定要高校毕业的,那个年代高校就算知识分子了。那个老人因为他是卧底,他是国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考进去就是打入汪伪军队的。这个学校毕业生并不全部都到了汪伪警卫军,我们采访的老人就分配到汪伪二师去了,部分人是分到别的部队去的,是通过班级干部把基层管理慢慢抓起来。我们假设汪伪政权存在时间长一点,渐渐可以把伪军的控制权抓走了,这一点比较符合他走黄埔建军的那条道路。
警卫军的编制比较全,每个师编制都是全的。军部包括司令部、补充团、特务连、通信队、战车营等等。上将军长1人就是陈公博自己兼的,说明他对这个部队的重视。军部总共174人,包括各种军事和军委全在里面。下面还有一个补充团,就是一线部队作战有伤亡之后就要去,已经相当于一个正常团的编制了,还有特务连150人,搜索营109人,搜索部队就是搞侦查的。战车营是装甲汽车,但是我们现在看到某些资料当中讲说日本人快投降之前搞了两辆95式坦克给汪伪。炮兵营尽量给你搭出来了,但是重武器当中是有所限制的。炮兵当中山炮只有一个连,给的是四个,打新四军狠,但是要打日军是不可能的事情。
下面师一级,按照国民政府的编制已经编制完成了,三个营每个营是四个连。团这一级也是比较完备的,可以看到机枪连是个国民党政府一样的,国民政府的中央军在抗战中期一个步兵连能有六挺就已经很不错了。总计大概一个团1485人,一个师是5000多人,一个军是1万多人。下面是主官情况,军长是陈公博。第一师师长刘启雄是唯一一个被俘的军官。一师参谋长是太行山被俘的,这是一团长、二团长、三团长,基本上都是国民政府的经验。二师师长秦汉青,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人。这些资料都是从汪伪警卫军档案当中,他们各自填写的履历表当中搜出来的。三师两个师长,一个叫陈孝强,一个叫钟剑魂。三个团长当中第九团团长也是两任,这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结局方面跟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很多过去讲汪伪警卫军被编到整74师,这个说法只能说是部分准确,并不是像会议资料当中讲的那样。现在能看到的资料是这样的,汪伪警卫军第一师给调开了,第二师也不在南京,第三师在一个团。后来把第一师和第三师整编,所有军官几乎没有要,几乎全部退役,除了极个别的留下来了。士兵留了4000多比较精壮的士兵编到74军。当时在南京的江北路就有新四军的游击队,打新四军游击队没经验,就是找不到人。而汪伪的警三师和新四军游击队有作战经验,所以把这些人编进来就是打新四军的。为什么在战后国民政府在整编之后留了这么些伪军,我们知道在东北几乎伪满洲国军都没有,是因为看不起。不是因为这个部队战斗力有多强悍,而是因为他是为了地方警备的考量。另外一个部队就是警三师,在8月13日起义了,我们实际上做了一个相当长的工作,起义最早是通过汪伪中共的地下工作人员叫徐曙光(音),找到汪伪参战官署叫洪霞(音),又去找陈晓强(音),已经默认搭上关系了,基本上同意带这个部队起义,但是发生了一个“通济门事件”。撤职之后换了钟剑魂,当年曾经参加过红军,他自己说担任过营长,他被俘,后来留下来了,后来当了汪伪。为什么敢做钟剑魂的工作,因为是属于一个奇葩的存在,都是因为为了吃和钱,钟剑魂是不抽烟、不喝酒、不抽鸦片、不找女人,洪霞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就认为这个人可以做工作,工作就做成了。做成之后警卫三师,三个团,钟剑魂相当于空降过去的,掌握一个团的武装之后就约束在适当的时候起义。什么是适当的时候?这个东西很难把握,8月10日日本天皇宣布结束,南京城内军心大乱。13日钟剑魂借口去洛河围剿新四军,然后就带着部队过江,结果十部和九团他们能够控制的武装先过了江,七团八团到了江边就被挡住了,因为日本人发现不对了,汪伪的军队要想出去作战,日本方面一定是要通知的,日本人很奇怪这么一个大部队出来我竟然没有得到通知,所以就很奇怪。三师的师部和九团过了江之后到了洛河,警卫队队长知道不对,但是为什么没管呢?第一,已经知道日本人要投降了,军心混乱。第二,人太少。警卫三师九团和十部加在一起,时间约好了就起义,先给了一个独立番号,然后调出来整训整编,这是一套标准程序。大概带了九团所有的轻重武器,还带了炮兵所有的装备过去。在当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轰动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没有引起太多波澜的原因是因为南京城里有一个叫周高(音)的,这个时候把部队拉起来,利用可控的武装开始在南京抓人。汪伪中央军校第三期的学员1600人,这时候把他们武装起来他们在新街口对峙,枪弹横飞已经没有人再去关注警三师的事情了,就等着国民政府的大员过来。所以说警三师的起义至少在汪伪这边慢慢湮没无闻了,因为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部队,再往后没有太多影响。
怎么样评价汪伪的警卫军呢?基本上认为有两条,一个是傀儡性,第二个是工具性。何为傀儡性?刚才讲的顾问。日本的顾问到警卫师的时候一直是插到师一级的,所有部队的整编行动都需要通过日本军事顾问进行的,到了警卫军放松之后表面上看上去顾问不管了,但实际上日本人对这个部队还是比较警惕的。刚才我们讲过有一个事件叫“通济门事件”,在座的听众可能或多或少听到过“通济门事件”,当然也有一些人完全不知道“通济门事件”的情况。大概情况是这样的,1944年5月份,这个和外面网传的8月份是不一样的,很多资料上面讲8月份特别是江苏文史讲的8月份是错的,包括某些当事人的回忆时间也是不对的,真正的时间发生在5月28人。汪伪警卫三师特务连的一个排长叫夏建华(音),前一段时间有人说不存在这个人,这是不对的,因为档案之中明确有记载有这个人。夏建华等人,两个人在夫子庙吃完晚饭喝多了,坐人力车回房,当时是教导总队的营房。通过通济门和营长发生冲突,起因是这样的,最早是因为夏建华和人力车夫发生冲突,人力车夫是不原因把他们拉到门外,所以到了通济门就请两位排长大人下来,排人大人肯定不愿意,不听的话日本报道说打了车夫,夏建华挨了两巴掌。回了营房之后马上就把排长和连长叫在一块说我被人打了,部队里面的关系如果当过兵的都知道,战友之间的关系是很有意思的,战友情在某些情况下超出了血缘关系,因为朝夕相处,一听自己人被欺负了这还得了,拿着枪一共13个人,一共5个军官加上8个士兵,13个人带着枪过去了。日本人一看气势汹汹看着带着枪就坏了,想要把保卫室的灯关了,但是没有关掉,开了一枪。灯已经熄了,他们往里面胡乱开枪,把另外一个日本士兵也打伤了。在当时来讲是大事,第二天警卫三师就把这批人送到宪兵司令部去了,他们最早通过汪伪的宪兵司令部用军法审判,就是自己开审,为了显示出自己的政权独立性。而日本人觉得不行,这是你多年来所谓反日情绪的一种表现,尤其警卫三师很多是战俘。所以日本人当时就要求把人带到日本司令部去,这个已经闹的比较大了。最后就是双方各让一步,汪伪方面对不起这个人,因为我都参战了,我都所谓你的友邦了我必须自己审,但是允许日本宪兵司令部派人观审,派来观审的俨然和主审官一样。原本汪伪这批人带头的夏建华判死刑,其他的判有期徒刑就行了。但是最后判了两个死刑,一个无期徒刑,剩下的人是七年五年这样的,尤其是开枪的那几个判得非常重。强烈汪伪把第三师的师长职务给撤掉,你怎么样教育你的部下所谓和友军之间发生这么大的冲突,以至于我们之前对于警卫三师的地下工作来做,因为师长调走就换人了。对于警卫三师来讲,人心很不满,我凭什么受你的欺负,你的士兵先打了我的军官,对我们的报复的确是动枪了,但是你又枪毙了我的人和撤了师长,所以督察士兵的政治思想的情绪。为什么部队一拉就走,原因就是因为“通济门事件”对于他们的刺激非常大。
工具性就是这个部队所谓警卫部队并不是当真用来看门的,是要承担作战任务的。警卫师在安徽作过战,警卫二师调开,之后留在南京的是警卫一师。这是我在汪伪当中能抄到几个罕见的警卫部队和新四军作战情况。1943年12月份在六合指挥五团与新四军作战,到了下半年12月开始基本上都是三师,其中最大的一仗叫做羊头山,这个对汪伪的刺激比较大,是整个作战过程和作战经过从报告到详图都有。我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叙述,几个三师和一个营缴获了几乎所有的装备,然后这个营的营长阵亡。这仗打的时候,说友军警卫队近在咫尺但是没有发一枪,新四军在这里围歼警卫三师,但是汪伪的警卫队都在旁边没有进行任何的火力支持,眼睁睁看我们部队被新四军打掉,这是记载最为详细的一仗。1945年2月25团在六合作战,三师被打掉,这一仗我们上次在宁波采访新四军老兵的时候,那个老兵还专门讲说他们打警卫三师一支部队。他们到底打掉什么部队呢?现在目前来讲对不上,因为他只知道对手是警卫三师,说这个连有三四十,从时间上看可能是羊角山,反正就是说不管怎么样从新四军这边以及汪伪这边都可以知道汪伪的部队和新四军作战非常多,改变用这支部队作为武装工具来维持治安任务,这是工具性的体现。你也可以看到汪伪警卫军的作战对象完全没有国民政府,打的都是新四军。我们问到你们打不打伪军,他说打,在南京周边的伪军除了收税的之外,就是警卫三师。所以这就是他的一个工具性的体现。这个部队的战斗力其实挺强的,我看到我们讲的羊角山这一仗的时候前后打了四个多小时,在这么靠近南京的地方我们集中优势部队在这种情况下打四小时是很麻烦的,一般平时不打的,因为我们打的都是快打快出,避免日军来增援。之所以打四个小时从侧面也反映这个部队战斗力尚可,应该这么说。
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提问:羊角山战斗半个小时。
叶铭:我觉得目的还是为了好交代,不然的话太丢人。因为不是主力部队,讲的野战部队就是南洛河,如果真的只打了半个小时的话难怪写四个小时。旁边有日本人,因为考虑到主力被消灭和战场最后打扫完的时间上的过程,这个就是撑到最后,这个人没被抓住回去写报告的可以回去写我在这里坚持多长时间。
主持人:讲座已经结束了,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半个小时时间五个问题。
提问:警卫三师参加起义的人数是3000人,是档案上的吗?
叶铭:档案上面按照他的编制过来其实应该不到3000人,但是根据我们这边当时写的报告上面写的就是警三师有3000多人,而且报告当中包括武器装备写的很清楚。因为我们刚刚看过他们警卫三师的编制,满编一个团大概就是1548人,正常情况下3000人应该是有点不到。因为部队人数就这么多,除非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缴了部分伪军的枪械,把这些人全算上去,除非是这样。我们在档案当中这么些的,如果有其他详细的话可以给我们。
主持人:大家都没有问题,这一期抗战大讲堂到此结束。
分享到:0
抗日战争
搜 索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8日
展览讯息
专题展览更多
·军民合作抗战到底
·新四军东南分局·努力
·航空救国
·江西进贤各界赠·八一
·空军懋绩一等奖章
·军政部第六十七兵战医
最新新闻更多
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
南京大学新四军历史研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与我
《大刀进行曲》战时唱
《日寇的残暴》编录中
抗战名曲演唱会上,唱
关于本馆 | 联系我们 | 文物捐赠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苏ICP备150235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