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 [专题] [检索] [独立评论] [海阔天空] [矛盾江湖] [全版论坛]

独立评论

所跟帖: 脌脧脥玫脡莽鲁陇 脭脵露脕脣茂脰脨脡陆脪脜脰枚脫脨赂脨   2021-04-11 05:54:25  


作者: 脩卯脦隆   麓贸赂脜鲁媒脕脣脥玫碌冒脜脤拢卢脣颅露录脰陋碌脌拢卢脮芒赂枚脢脌陆莽脡脧脳卯脝莽脢脫脰脨鹿煤脠脣碌脛鹿煤录脪拢卢 2021-04-12 07:44:36  [点击:2072]
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在国内不能平等对待人民的国家和政权,有何资格要求国际上得到平等对待? 鄙视这样的国家和政权,正是人权和正义的要求。

ZT: 为什么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
云时政2020-11-12 14:04:19

作者:漂洋过海只为你

近日,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网上发帖称,学校为了给扩招进的外国留学生安排宿舍,要求原本住在李园宿舍中的学生搬去住宿条件较差的老宿舍,并打算将原本6人一间的李园宿舍改造为2-3人一间。发帖者表示,校方虽然多次与他们协商,但是从未正视过他们的要求,甚至不惜改变学业课程安排,将学生们的实习期提前以逼迫学生搬出宿舍。

对此,7月11日上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情况通报,回应称学生宿舍是学校的公共资源,宿舍调整是学校的常规工作,在宿舍搬迁前,学校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向学生说明相关情况。李园学生已基本完成搬迁工作,秩序平稳。针对学生所提维修部分宿舍生活设施等的合理诉求,学校将利用暑期进行改造完善。

有自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就读于该校与江苏大学合作本科部)在网上爆料称, 7月1日接到学校通知,其所在宿舍楼“李园”学生需要搬至条件较差的老旧宿舍楼,“腾出宿舍给留学生住”。而原本是6人间的宿舍,到了留学生那儿,变成了2-3人间。

该学生表示,“400多人的宿舍楼,因为150多个留学生被要求离开自己寝室”。学校面对学生抗议没有做出回应,并改变学生的学业课程安排强制学生搬离,使得部分同学只能在校外租赁房屋住宿。7月9日晚,催促搬迁的老师和学生产生“冲突”。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有老师被学生围住,双方产生争执。

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相关的视频微博下,也有不少网友留言声称自己所在的大学同样存在“留学生住两人间,普通学生住六人间或者八人间”“只给留学生公寓装空调”,甚至“安排学生打扫留学生宿舍”的情况,有的已经延续多年。

其实,这不是近年来唯一一件因为对留学生特殊对待而引起本校学生不满的事件。

前段时间,武汉大学因为“停车场充电处仅限外国学生使用,中国学生不得入内”的事件而上了热搜。

起因是这样的,微博某平台接到一名武大在校生的投稿;据该学生描述,自己在校内给电动车充电的时候,竟然被保安问道“是哪国人,中国学生出去”,还看到贴有“中国学生不得入内的规定”,感到十分震惊和屈辱。

消息曝光后,立刻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外国人优先”、“超国民待遇”、“白人报案”...到底是谁惯着老外?

如果走访中国的大学校园,我们便会发现,近年来肤色各异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了。虽然留学生占全体大学生的比例还很小,但他们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新生扩招的幅度。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大学录取留学生的数量从2005年的6.1万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11.1万人,增幅为82%;相比之下,同期每年录取的国内大学生则从504万人上升到698万,增幅为38%。为了招到更多的国际学生,近年来,中国高校不断向外国留学生降低门槛,其中,也不乏清华、北大等名校。

据清华新闻网报道,2017年,清华大学宣布本科留学生机制全面改革,不再采用笔试,转而采用申请审核制,所有具备申请资格的国际学生,都可以向清华大学递交申请。

清华的做法让许多本土学生大喊不公,多年的努力还不如一纸国籍?况且其中的可操作环节很多,比如一些有条件的家长大可钻空子,给孩子办理外国国籍,海外呆个两三年再回来,便可轻松进清华北大。



不仅如此,外国留学生还有各种优待。就拿江苏省来举例,江苏省于2010年设立了“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专门用于资助来江苏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留学生每年可获得5万至9万的资助。

入学标准降低、奖励资助不断,校内设施、住宿环境也是明显优于本土学生的。

中国为什么要招这么多留学生?

据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显示,我国高校的明确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而为了落实这份计划,教育部制定了《留学中国计划》,表示到2020年要将来华留学人员提升至50万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要招收外国留学生——为了“国际化”:

“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而留学生招生规模扩大,尤其是学历生人数增长,正是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表现。”

那么,如此费劲心思招进来的,真的是“国际人才”吗?

不少中国高校学生都曾在网上吐槽——“外国留学生在国内很放任,陋习一堆还满脸的傲娇,谁也管不了他们一样。”

“有个课有几个老外一起上的,平时上课都是聊天或者不来,考试的时候他们开卷我们闭卷,就是这样他们还不愿意,要坐在一起,我们都是一个人一桌。”

“在图书馆别人都安安静静,就他们在那边不停逼逼逼,真是烦的要死。以前考试的时候也是,把手机放在桌肚里不停作弊,时不时回头和同伴交流,真的好差劲啊…”

“和黑人接触不多,韩国留学生倒是挺烦的,尤其是半夜喝完酒老是喜欢在楼下唱歌。”

我们再来看看知乎上对身边留学生的印象

还有更甚者

一视同仁才是尊重,处处不一样,这不是时刻提醒大家我们不一样吗?大家都是正常的吃饭喝水读书,不照顾同胞反而优待外国人,怎么没见外国人这么对我们呢?

对此,教育研究学者熊丙奇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中国大学要提高自身办学实力,使得国外的学生愿意来申请中国的大学,并提高留学生入学的门槛标准,而非追求数量。

于中国家长放弃中国国籍,以“移民”的方法曲线救国使子女上国内名牌大学的做法,熊丙奇认为:这是以欺骗甚至是违法的手段来践踏教育的公平性,窃取了特殊的高考待遇,背离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同时也扩张了教育不公。凡是能拿到国外护照的,都是不一般的人。如此下去,优势教育资源必然向少数有钱人流失,加剧了教育的两极分化。

当高校教育资源有限,需要在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之间进行分配时,许多高校往往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留学生的优待。

此类现象之所以令人难以接受,乃至引发众怒,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高校在学校资源分配上未能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仅仅因为国籍不同,待遇反差就如此之大,这难道不是一种“对本国学生的歧视”吗?

我国文化中历来有礼遇外宾的传统,竭力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也有助于维护国家形象。况且,按照教育部2010年出台的《留学中国计划》,到2020年,全国在内地高校和中小学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将达5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留学生将达15万人;而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也明确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创造优良环境以吸引留学生前来本也无可厚非。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高校的做法实则是将“扩大对外开放”和“提高国际化水平”片面地理解为“提高国际学生数量与比例”,这才有了种种给予留学生“超国民待遇”的荒谬做法,以至于对留学生应有的正向选择机制迟迟难以建立。

这种无限降低准入门槛、抬高待遇标准的行为,虽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提高留学生比例,但它并不具备可持续性,终非提高国际化水平、实现教育强国的长久之计。无论如何,高校对国际化和一流的追求都应该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即使教育资源不特意向本地学生倾斜,最起码也应做到不分国籍地域地公平申请或竞争,这样才能赢得尊重、吸引到真正的留学生人才。

在新时代,建立正向的留学生选择机制,让教育资源在本地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之间实现公平分配,早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给予留学生“超国民待遇”,既有悖于人心,又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长久看来,也有碍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国家利益和现代化建设。因此,用优渥条件吸引留学生的做法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更应统筹兼顾、公平公正,切莫让“对外礼遇”变成了“对内歧视”。



留学生“超国民待遇”可以休矣!

加跟贴

笔名:     新网友请先注册笔名 密码:
主题: 进文集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