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 [专题] [检索] [独立评论] [海阔天空] [矛盾江湖] [全版论坛]

独立评论

所跟帖: 脮脜脫垄 颅h脟貌驴帽茂j脝脝脪禄茠|脝脽脟搂脦氓掳脵掳脣脢庐脠f脪脽脌媒脫芒脠媒掳脵脝脽脢庐戮脜脠f脠脣虏隆拧{ 拢隆   2021-06-10 22:31:48  


作者: 脮脜脫垄   脤O鹿没脠脮藛贸脧篓鸥么赂忙鈥瀍鈥⒚嘎÷该斆欌⒚韭÷姑兠录脫脫垄碌脗掳脛拧W脙脣脥娄脤O脪陋脰脝虏脙赂脹 2021-06-26 00:30:24  [点击:208]
🤗張英》香港蘋果日報熄燈告別書「再會」美加英德澳歐盟挺蘋🍎要制裁港


1.➤〉香港蘋果日報熄燈 破紀錄印100萬份 凌晨千人搶最後1報

2.➤〉香港警方擴大逮捕 蘋果日報主筆李平被拘

3.➤〉最後一份《蘋果日報》12頁「再會!給港人的告別書。」

4.➤〉中央社:香港蘋果日報停刊美國參議員要求拜登制裁涉入銀行

5.➤〉加拿大外長:蘋果日報停刊是對香港自由的重大打擊

6.➤〉蘋果日報停刊德國議員:歐洲決不能保持沉默

7.➤〉美加批港打壓媒體 日媒「產經新聞」頭版挺香港蘋果

8.➤〉紐約時報:《蘋果日報》停刊對香港意味著什麼

9.➤〉紐時:香港《蘋果日報》被迫停刊「一個時代結束了」

10.➤〉華爾街日報: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向讀者說「再會」

11.➤〉BBC: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堅守到最後一刻記者的記憶

12.➤〉香港的新聞自由是如何被一步步侵蝕的




~~~~~~~~~~~~~~~~~~~~~~~~~~~~~~~~~~~~~~~~~~~~~~~~~~~~~~~~~~~~~~~~~~~~~~~~~~~~~~~~~~~~~~~~~~~~~~~~~~~~~~~~~~~~~~~~~~~~~~~~~~~~~~~~~~~~~~~~~~~~~~~~~~~~~~~~~~~~~~~~~~~~~~~~~~~~~~~~~~~~~~~~~~~~~~~~~~~~~~~~~~~~~~~~~~~~~~~~~~~~~~~~~~~~~~~~~~~~~~~~~~~~~~~~~~~~~~~~~~~~~~~~~~~~~~~~~~~~~~~~~~~~~~~~~~~~~~~~~~~~~~~~~~~~~~~~~~~~~~~~~~~~~~~~~~~~~~~~~~~~~~~~~~~~~~~~~~~~~~~~~~~~~~~~~~~~~~~~~~~~~~~~~~~~~~~~~~~~~~~~~~~~~~~~~~~~


1.➤〉香港蘋果日報熄燈 破紀錄印100萬份 凌晨千人搶最後1報


世界‌日‌‌報
香港特派員李春
/香港24日電
2021-06-24 02:15


創刊26年的蘋果日報於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路透)
創刊26年的蘋果日報於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路透)


香港壹傳媒集團昨宣布,香港蘋果日報今天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蘋果日報網站昨日午夜後停止更新,香港壹週刊昨也宣布結束營運,近千人頓失工作。蘋果感謝讀者!


香港壹傳媒集團旗下的蘋果日報,創刊於1995年,剛過26周年;同屬香港壹傳媒集團的香港壹週刊,則創刊逾31年,2018年該刊已停印紙版只網上運行。


來源:香港電台視像新聞臉書專頁


昨天一早,香港壹週刊社長黃麗裳透過社交媒體發出公開信,宣布停止運營,告別讀者。信中說,「直至今年的6月,編輯部相信大時代下已經到臨終點前,……我告訴自己要抑壓著情緒,做好撤退的事」。


而壹傳媒在香港的最後一份媒體「飲食男女」,23日下午亦刊出以「告別」為題的專欄,由作家劉健威撰文指,創刊近24年的「飲食男女」,「到了現在,因為政治原因,正面對停刊命運」。


「飲食男女」總編輯潘惠卿晚上7時在網站刊出「總編輯的話」向讀者讀別,她向身陷囹圄的老闆黎智英、員工、專欄作家、以及讀者道謝,文章以「千言萬語道不盡,唯有感恩掛心頭」作結。


在蘋果日報,有員工表示會工作至最後一刻,也有員工向主管辭職,以免公司要支付額外遣散費用 。


作為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已連續多日停牌。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認為,如果蘋果日報停刊,港交所可能認為壹傳媒餘下業務未必足以支持上市地位,有可能除牌,但不代表公司倒閉,只是投資者持有的股份不可交易。


來源:香港電台視像新聞臉書專頁


香港新聞組/香港24日電


明報報道,創刊26年的蘋果日報,在港府引用港區國安法拘捕編採人員及凍結資金下難以繼續經營,原擬營運至25日,但在警方昨日進一步拘捕社評主筆後,員工人心惶惶,蘋果最終決定提早告別;壹傳媒旗下壹週刊及飲食男女也宣布停運,近千人頓失工作。

據報道,歐盟及英國外相表示,蘋果停運顯示國安法打壓及扼殺新聞與表達自由;有傳媒學者認為會削弱香港傳媒多元性及減少市民選擇。

報道稱,最後一份蘋果日報印數達100萬份,破創刊以來紀錄。昨日持續有市民到將軍澳壹傳媒大樓外,向蘋果員工打氣並送禮物。晚上有約40人舉起手機燈光揮動,高叫「多謝蘋果」等口號;在天台的約30名員工舉起燈光和應,有人大叫「多謝肥佬黎」、「多謝讀者」、「大家保重」等,有到場支持的前員工感觸落淚。

報道說,執行總編輯林文宗午夜前簽發所有版面後,所有員工向他鼓掌,林文宗則向員工鞠躬,感謝大家「撐住」,其後聯同昨晚剛請辭的副社長陳沛敏走過辦公室中庭,員工站滿中庭樓梯向兩人鼓掌歡呼,並大叫「蘋果加油」。


香港蘋果日報24日出版最後一期報紙。圖為拿著傘的路人在夜幕中走過蘋果日報大樓前,...
香港蘋果日報24日出版最後一期報紙。圖為拿著傘的路人在夜幕中走過蘋果日報大樓前,見證其最後一夜。(路透)


報道指出,壹傳媒工會發聲明,稱過去31年同事時刻守在新聞最前線,發掘不為人知的真相,堅持民主、人權和自由的價值,為港人發聲,「我們即將化整為零,換個方式與大家同行」。


不少讀者為了搶購最後一期蘋果日報,凌晨零時就在書報攤大排長龍。(歐新社)
不少讀者為了搶購最後一期蘋果日報,凌晨零時就在書報攤大排長龍。(歐新社)


另據香港01報道,不少讀者為了購入最後一期蘋果日報,凌晨零時已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報紙檔外大排長龍,至凌晨1時半,推算已逾千人排隊,不少記者亦在報檔外進行採訪。



----------------------------------------------------------------------------------------------------------------------------------------------------------------------------------------------------------------------------------------------------------------------------------------------------------------------------------------------------------------------------------------------------------------------------


2.➤〉香港警方擴大逮捕 蘋果日報主筆被拘


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
/香港24日電
2021-06-24 02:08


港警擴大逮捕行動,香港蘋果主筆李平被捕。(中通社)
港警擴大逮捕行動,香港蘋果主筆李平被捕。(中通社)


香港警方17日拘捕香港蘋果日報5名高層後,警務處國家安全處證實,23日晨再在將軍澳區拘捕一名55歲男子,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該男子現正被扣留調查。


據立場新聞引述消息指出,被捕人為香港蘋果日報主筆楊清奇,筆名李平,現在將軍澳警署扣查中。李平不時在蘋果日報社論「蘋論」署名撰寫文章。警方指出,行動仍然繼續,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李平在昨日出版蘋果日報仍有撰寫「蘋論」。文章標題為「不要天快亮還尿床一泡」,內文提到無論是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還是德國的納粹當政時期,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黑暗時代,「然而,黑暗總有過去的時候,人類終將回歸文明。因此,無論是知識分子、傳媒工作者,還是政治人物、豪商巨賈,身處那樣的時代,都應經受起智慧、良知的拷問,切莫天快亮了還尿一泡在床上,貽笑歷史。」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香港01報道,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回應指,認為蘋果日報有不少內容與國安法所指的內容無關,事件變相是「連坐法」令其他員工都受影響,又覺得李平只是代表報章立場撰文,做法是「以言入罪」,對此感心寒。記協亦發聲明,強烈譴責警方再次拘捕新聞工作者,認為事件引起社會出現「文字獄」的質疑,最終斷送香港的言論自由。


陳朗昇促請港府信守保障基本法內的新聞自由的承諾,批評港府聲言國安法只影響一小撮人,但蘋果日報有不少非港府所指涉及國安法的內容,今次事件卻「連坐法」使整個蘋果受影響。他作為新聞工作者一員,對此亦感心寒。


對於國安處拘捕李平,陳不滿警方至今未交代案情。他認為李平作為編採人員為報章立場寫文章被捕,明顯是以言入罪,擔心事件影響其他傳媒未來報導新聞的手法,採取「不報不錯」,盼港府停止再針對傳媒。


記協其後發聲明,強烈譴責警方拘捕新聞工作者,亦於此提醒警方及港府,肆意拘捕新聞工作者,只會引起社會上「文字獄」的質疑,最終斷送香港的言論自由。他們要求警方盡快交代案情,亦提醒港府,若傳媒工作者之間彌漫「白色恐怖」,必動搖第四權根基,最終只會影響香港的國際聲望。


對於蘋果日報以及壹傳媒集團旗下各刊物決定停刊,記協表示極度痛心。記協讚掦蘋果系媒體亦為傳媒業培育了大量人才,今次停刊對業界及全港的損失難以量度,又感謝每一位在風眼中緊守崗位的蘋果員工,捍衞新聞自由。


另據明報報道,記協與七個傳媒工會及組織發聯署聲明,稱在政權打壓下,陪伴港人多年的壹傳媒被迫停運,令港人失去一間敢言、堅持捍衛真相的傳媒機構,「我們憤怒!悲痛!」,記協等呼籲業界今天穿黑衣,以示不滿高壓政權摧毁新聞自由,歡迎全港市民響應。



上一則

香港蘋果日報熄燈 破紀錄印100萬份 凌晨千人搶最後1報


----------------------------------------------------------------------------------------------------------------------------------------------------------------------------------------------------------------------------------------------------------------------------------------------------------------------------------------------------------------------------------------------------------------------------


3.➤〉12頁告別書:香港最後一份《蘋果日報》寫了什麼?


轉角24小時
2021-06-24 08:03


香港《蘋果日報》,在6月24日畫下句點,以破紀錄的100萬份發行量結束26年的歷史。《蘋果》最終章的內容,各大版面——包括港聞版、國際版、娛樂版、體育版等——除了更新新聞近況,也都回顧了蘋果如何參與時代見證。(路透)

香港《蘋果日報》,在6月24日畫下句點,以破紀錄的100萬份發行量結束26年的歷史。《蘋果》最終章的內容,各大版面——包括港聞版、國際版、娛樂版、體育版等——除了更新新聞近況,也都回顧了蘋果如何參與時代見證。(路透)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香港《蘋果日報》,在6月24日畫下句點,以破紀錄的100萬份發行量結束26年的歷史。出刊前一天晚上,蘋果大樓裡的編採部正如火如荼地趕工,在各大媒體記者的鏡頭注目下,執行總編林文宗埋頭校對報紙和排版,以趕上送印時間。大樓外,大批民眾早已聚集,紛紛舉起手機閃光燈聲援《蘋果》,在人行道上形成零星燈海。這一幕成了蘋果日報最終章的頭版照片,標題大大寫上:「港人雨中痛別,『我哋撐《蘋果》』」。同時附上了一份12頁特刊:「再會!給港人的告別書。」


這夜,在蘋果日報大樓外的吶喊聲持續進行,有情侶一起前來、父母帶著小孩、還有拄著拐杖的老奶奶,他們高呼不同的口號聲,包括:「多謝蘋果」、「我好鍾意食蘋果」,甚至也有人關心起趕工的記者「記得吃飯」。臨近晚上11點,在林文宗完成所有審批的報紙版面後,編輯室隨後響起熱烈掌聲,他感謝在場同事撐到最後。


出刊前一天晚上,蘋果大樓裡的編採部正如火如荼地趕工,在各大媒體記者的鏡頭注目下,...
出刊前一天晚上,蘋果大樓裡的編採部正如火如荼地趕工,在各大媒體記者的鏡頭注目下,執行總編林文宗埋頭校對報紙和排版,以趕上送印時間。(路透)


《立場新聞》報道,在24日凌晨12點40分,當第一批《蘋果日報》新鮮出爐之時,各大報攤已經出現排隊人潮,以行動支持《蘋果》。當中,還有部分民眾一口氣買下幾十份報紙,連報販也驚訝表示,過去26年來從沒見過這樣的情況,「只有蘋果日報才會有這麼多人購買。」為了應付不斷出現的人潮,也有不少攤販紛紛追加報紙數量,相信可以全數售出。


另一邊,深夜的蘋果大樓外,員工也在現場免費派送最後一期《蘋果日報》,記者們隨後出現,向在場支持者鞠躬感謝,高呼「多謝讀者」。其中一位從市民手中接下鮮花的陳姓記者,也感概對《立場新聞》表示,「與其說不捨得《蘋果》,不如說不捨得沒有《蘋果》的香港。」隨著人潮開始散去,這一漫長的夜也隨即落幕——《蘋果日報》的網站、臉書和社交平台已經停止更新與運作。


1995年以來,《蘋果》曾經做過了關鍵頭條、回顧報紙見證的海內外新聞時刻,凝結2...
1995年以來,《蘋果》曾經做過了關鍵頭條、回顧報紙見證的海內外新聞時刻,凝結26年來的蘋果日報發展史,也是見證香港政經社會脈動、娛樂八卦的縮影。 (香港《蘋果日報》)


《蘋果》最終章的內容,各大版面——包括港聞版、國際版、娛樂版、體育版等——除了更新新聞近況,也都回顧了《蘋果》如何參與時代見證。其中,相關版面也提及《蘋果》遭打壓的事件追蹤、國際輿論反應,以及其將如何衝擊新聞自由等。此外,報章也同時記載了編輯部如何「傳承不畏強權的DNA」,一代代紀錄了香港的故事。


在最後一期《蘋果》也加印了12頁特刊,題名為「再會 給港人的告別書」,細數1995年以來《蘋果》曾經做過了關鍵頭條、回顧報紙見證的海內外新聞時刻,凝結26年來的蘋果日報發展史,也是見證香港政經社會脈動、娛樂八卦的縮影。


告別書特刊也展示了多年來獲得新聞獎項的作品,藉此尋求一個歷史定位的自我省思:蘋果從被人稱「毒果」的小報起步,在爭議之中摸索、轉型,「若無蘋果的革新與衝擊,香港報業可能早已步入絕境,而蘋果已今時不同往日。」


若無《蘋果日報》的革新與衝擊,香港報業可能早已步入絕境,而《蘋果》已今時不同往日...
若無《蘋果日報》的革新與衝擊,香港報業可能早已步入絕境,而《蘋果》已今時不同往日。(路透)


最後除了各界意見領袖的告別感言之外,這份特刊仍有經典的「蘋論」專欄,然而一言難盡的感慨,這篇最後的蘋論選擇回到了1995年6月20日,香港蘋果日報創刊第一期的首篇社論,以此原點作為向港人的告別:


「我們屬於香港。距離主權移交只有兩年,生於動盪,《蘋果》卻像那時選擇留下來的香港人一樣,面對前景不明朗、儘管忐忑,卻仍抱有希望,對這片土地這個家,堅持不放棄:我們怕,但我們不願意被恐懼所威嚇。」


無奈的是作為蘋果日報的創辦人,已被捕的黎智英無緣見證蘋果的最後一刻。目前黎智英正於赤柱監獄服刑中,而先前被抓捕的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蘋果日報總編羅偉光,兩人已因違反國安法而被起訴、遭法院拒絕保釋。相關案件審理,要延後至8月中旬,另外3名蘋果高層——副社長陳沛敏、執行總編張志偉、營運總裁周達權——已獲警方保釋候查。


蘋果的停刊或許只是一個揭幕,中國與港府對壹傳媒集團的清算仍在進行中,包括後續案件的審理和判刑、以及壹傳媒剩餘資產的處置,仍處於步步進逼的窒息壓迫。支持蘋果的香港民眾,繼續以買報作為意見反抗的行動,也有人痛心至無語,擔憂言論自由的徹底死亡。蘋果給港人的告別書,最後則如此寫道:


「蘋果被埋葬在泥裡,種子卻長成滿樹更大更美的蘋果。永遠愛你們,永遠愛香港。」


支持蘋果的香港民眾,繼續以買報作為意見反抗的行動,也有人痛心至無語,擔憂言論自由...
支持蘋果的香港民眾,繼續以買報作為意見反抗的行動,也有人痛心至無語,擔憂言論自由的徹底死亡。蘋果給港人的告別書,最後則如此寫道:「蘋果被埋葬在泥裡,種子卻長成滿樹更大更美的蘋果。永遠愛你們,永遠愛香港。」(路透)


報販也驚訝表示,過去26年來從沒見過這樣的情況,「只有《蘋果日報》才會有這麼多人...
報販也驚訝表示,過去26年來從沒見過這樣的情況,「只有《蘋果日報》才會有這麼多人購買。」為了應付不斷出現的人潮,也有不少攤販紛紛追加報紙數量,相信可以全數售出。(路透)


----------------------------------------------------------------------------------------------------------------------------------------------------------------------------------------------------------------------------------------------------------------------------------------------------------------------------------------------------------------------------------------------------------------------------


4.➤〉香港蘋果日報停刊 參議員要求拜登制裁涉入銀行


中央社
/華盛頓25日
綜合外電報道
2021-06-25 07:38


美國總統拜登。Getty Images
美國總統拜登。Getty Images


2位美國重要聯邦參議員致函美國總統拜登,懇請他依據兩人所提出、去年已通過的「香港自治法」,對造成香港「蘋果日報」被迫停刊的對象祭出制裁,並暗示其中包括外國銀行。


根據路透取得的信函內文,參院銀行委員會共和黨籍資深成員杜美(Pat Toomey)和民主黨籍成員范霍倫(Chris Van Hollen)引述路透5月一則報道,指時任香港保安局局長、現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致函「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及英國匯豐銀行(HSBC)與美國花旗銀行(Citibank)分行,威脅兩銀行若和黎智英在香港戶頭有任何往來,將面臨最高7年徒刑。


信中還說,李家超下令兩銀行分行凍結黎智英的帳戶,而「它們似乎已這麼做」。


信件又指出,本週稍早約有500名警察突襲搜查香港「蘋果日報」的辦公室,並逮捕報社高層;其後香港保安局下令「蘋果日報」往來銀行凍結報社資產,這些事件「直接造成報社關門」。


杜美和范霍倫表示,他們提出的「香港自治法」(Hong Kong Autonomy Act)要求美國國務院向國會指認「實質造成香港人民無法享有集會、言論和出版自由或獨立法治」的任何外國人士,包括外國企業。

兩人在信中說:「黎智英和『蘋果日報』遭到令人震驚的鎮壓,似乎非常可能有許多外國人士牽涉其中,這些人適用香港自治法第五節規定」。

兩名參議員對拜登(Joe Biden)表示:「在黎智英遭受不公義對待及『蘋果日報』被迫停業後,我們懇請您的政府立即徹底執行香港自治法。」


香港自治法要求美國政府對直接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強制性制裁,並對這些個人和實體往來的銀行實施次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


杜美和范霍倫還在信中指出,依據他們了解,香港當局未按法律程序對外國銀行下令,而是由單一官員在司法體系外下令,既未提出任何刑事控訴也無傳訊。「這些命令鞏固了許多人所抱持香港不再有法治的印象」。


----------------------------------------------------------------------------------------------------------------------------------------------------------------------------------------------------------------------------------------------------------------------------------------------------------------------------------------------------------------------------------------------------------------------------


5.➤〉加拿大外長:蘋果日報停刊是對香港自由的重大打擊


大紀元
2021年06月25日

加拿大聯邦外長馬克‧加諾(Marc Garneau)資料圖。(Adrian Wyld/加通社)


《蘋果日報》停刊,加拿大支持一國兩制

【大紀元2021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渥太華記者站報道)


2021年6月23日,加拿大全球事務外交部長馬克‧加諾(Marc Garneau)就香港報紙《蘋果日報》停刊發表聲明。聲明譴責中共實施國安法,迫使《蘋果日報》停刊,是對香港自由的重大打擊。


6月23日,《蘋果日報》在經歷了警方突擊搜查、賬戶被凍結及高級編輯被捕後宣布停刊。香港《蘋果日報》“蘋論”專欄主筆李平於6月23日遭到警方以港版國安法“勾結外國”罪名逮捕,當天下午《蘋果日報》宣布24日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並停止營運。


市民聞訊後,深夜紛紛至《蘋果日報》大樓外聲援還在工作的報業員工,24日清晨出版後,最後一份《蘋果日報》被民眾搶購。


香港民眾和國際社會紛紛發聲,譴責港府和中共暴政打壓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


加諾在聲明中說,“《蘋果日報》因香港國家安全法的指控被迫關閉,這是對香港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重大打擊,並且很明顯,《國家安全法》賦予的權力正在被用作壓制媒體自由和懲罰異見人士的工具。”

加諾說,這些自由是香港基本法保障的普世人權,符合國際標準。

他在聲明中最後強調,“加拿大堅定支持一國兩制原則和香港高度自治。根據《國家安全法》將一家主要媒體機構趕下台,大大降低了《中英聯合聲明》所保障的這些原則。”


各國政要發聲譴責中共打壓香港自由


美國總統拜登在聲明中說,“對於香港和全世界的媒體自由來說,這是悲傷的一天。北京的加緊鎮壓已經達到如此(惡劣)程度,導致《蘋果日報》這個香港亟需的獨立新聞堡壘停止出版。通過逮捕、威脅和強行通過《國家安全法》來懲罰言論自由,北京堅持用權力壓制獨立媒體和不同意見。北京必須停止針對獨立媒體的行動,釋放被拘的記者和媒體管理人員。新聞工作不是一種犯罪。”


“香港人有新聞自由的權利。相反,北京正在剝奪基本自由,並攻擊香港的自治和民主機構和程序,不遵守其國際義務。美國將毫不動搖地支持香港人和所有為捍衛基本自由的人。”


美國兩名重量級參議員派特‧圖米(Pat Toomey)和克里斯‧範浩倫(​Chris Van Hollen)呼籲總統拜登根據《香港自治法》行使權力,對那些迫使《蘋果日報》關閉的責任人實施制裁。兩位參議員也暗示外國銀行也將在製裁中受牽連。


澳洲自由黨議員齊默爾曼(Trent Zimmerman)24日在議會上發言,譴責中共嚴重侵蝕香港的言論自由,並奉勸中共放棄其壓制港人自由的行徑。


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說:“香港當局強行關閉《蘋果日報》,這對香港的言論自由是一記令人心寒的打擊。“很明顯,《國家安全法》賦予的權力被用作限制自由和懲罰異議的工具——而不是維持公共秩序。”


歐盟發言人說:“《蘋果日報》在香港的業務被關閉,清楚地表明北京強加的《國家安全法》是如何被用來扼殺新聞自由和對意見自由表達的。”


責任編輯:岳東卿 #


----------------------------------------------------------------------------------------------------------------------------------------------------------------------------------------------------------------------------------------------------------------------------------------------------------------------------------------------------------------------------------------------------------------------------


6.➤〉蘋果日報停刊德國議員:歐洲決不能保持沉默


蘋果日報停刊德議員:歐洲決不能保持沉默
大紀元
2021年06月25日


2021年6月24日,《蘋果日報》出報的最後一晚,有市民冒雨來到位於將軍澳的《蘋果》大樓門外,亮起手機燈並高喊“香港人加油”,“多謝《蘋果》員工”等口號,聲援仍然緊守崗位的《蘋果》員工。(宋碧龍/大紀元)


【大紀元2021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芩德國綜合報道)6月23日,香港《蘋果日報》在經歷了警方突擊搜查、賬戶被凍結,及高級編輯被捕後宣布停刊。多位德國議員譴責中共封殺香港新聞自由。前歐洲議會副主席、國會議員蘭布斯多夫對《圖片報》表示:歐洲決不能對此保持沉默。


中共強施《港版國安法》以來,重點打壓香港新聞、言論自由。6月17日警方大搜捕壹傳媒旗下《蘋果日報》5名高層、500名國安警察查抄蘋果大樓,6日23日以《國安法》“勾結外國”罪拘捕《蘋果日報》的“蘋論”專欄主筆李平。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顧問Mark Simon近日向外媒透露,有不明人士威脅《蘋果》員工,稱香港警察還會再次到總部大樓逮捕100人。

目前,《蘋果日報》被迫停刊,壹傳媒旗下《壹周刊》也在23日宣佈告別讀者。24日最後一期《蘋果日報》發行了100萬份,告別其26年的歷史。香港民眾排長隊買空。


前歐洲議會副主席:香港民主死去歐洲決不能沉默


據德國《圖片報》(BILD)報道,前歐洲議會副主席、德國外交政策專家、聯邦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亞歷山大‧格拉夫‧蘭布斯多夫(Alexander Graf Lambsdorff,自民黨FDP)對《圖片報》表示,“香港民主正在世界面前死去。隨著《蘋果日報》的停刊,北京(中共)《國安法》正在繼續封口獨立聲音,歐洲決不能對此保持沉默。”


聯邦人權委員會主席:香港新聞自由成為歷史


國會議員、德國聯邦議會人權委員會主席吉德‧嚴森(Gyde Jensen,FDP,自民黨)在推特上發推,“6月23日,香港的新聞自由終於成為歷史,《蘋果日報》不得不關閉,北京(中共)的下屬機構封殺了最重要的民主聲音。歐洲不能忽視,而是必須制定一個國際合作記者項目。”

嚴森還對德國一些媒體表示,她呼籲歐盟對香港(封殺新聞自由)責任人實施個人制裁。


國會議員、前部長:必須立即釋放逮捕的人員


德國聯邦議員、前環保部長、德國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約根‧特里汀(Jurgen Trittin)在綠黨黨團網頁上聲明:中國政府用《蘋果日報》及其員工作為警告,在北京以所謂的《國安法》為幌子定罪數月之後,民主派報紙《蘋果日報》於週四被迫關閉了香港業務。中國政府(中共)以停刊《蘋果日報》,作為封殺香港新聞自由的象徵,重創了支持民主的對立派。


關閉《蘋果日報》和出於政治動機逮捕記者的事件表明,香港的對立派和新聞自由面臨著危險。北京(中共)能用任何手段封口批評者,並將香港民主趕出歷史舞台。

最後,特里裡汀聲明:必須立即釋放被逮捕的工作人員和報社創始人黎智英。


責任編輯:孫芸


---------------------------------------------------------------------------------------------------------------------------------------------------------------------------------------------------------------------------------------------------------------------------------------------------------------------------------------------------------------------------------------------------------------------------


7.➤〉美加批港打壓媒體 日媒「產經新聞」頭版挺港蘋


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
/香港25日電
2021-06-25 13:20


日媒「產經新聞」以頭版處理港蘋停刊的消息,更以社論感性喊話:「等你回來!」(取材自推特)
日媒「產經新聞」以頭版處理港蘋停刊的消息,更以社論感性喊話:「等你回來!」(取材自推特)


中國實施「港區國安法」後,在港出版26年的民主派報紙蘋果日報被迫24日停刊。美國總統拜登對此表達惋惜,稱這對「香港和全世界媒體自由而言,是個傷心的日子」,並呼籲北京停止打壓媒體。


26年前創刊的香港蘋果日報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其社論以「給香港人的告別書」為標題,指「蘋果死亡,新聞自由是暴政的犧牲品」。


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引發國際間的關注。(路透)
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引發國際間的關注。(路透)


法新社報道,拜登在白宮發布的聲明中說:「北京加強打壓力道已達如此程度,讓蘋果日報這個香港亟需的新聞自主堡壘,現在得停止出刊。」


「透過逮捕、威脅,以及強推懲罰言論自由的國安法,北京堅持行使權力來壓迫自由媒體、讓異議觀點噤聲。」


拜登並讚揚獨立媒體在「有韌性的繁榮社會」扮演「無價角色」,表示「北京必須停止鎖定獨立媒體,釋放被拘留的記者和媒體高層」。他說:「新聞工作不是犯罪。」


據明報報道,「蘋果日報」停刊引起國際關注,繼英國和歐盟後,加拿大外長加爾諾發聲明稱「蘋果」是因「港區國安法」被迫停刊,形容是對本港言論和出版自由的明顯打擊;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形容是香港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大幅後退,令人深表憂慮。日本「產經新聞」同日在頭版報道相關消息,並刊登一篇以中日雙語「朋友、蘋果 等你回來!」為題的評論。



特派記者呂佳蓉/北京25日電

香港蘋果日報停刊,英國與日本皆表達對香港新聞自由的擔憂。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4日對此表示,「任何外國無權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指手畫脚、説三道四。」

據港媒香港電台報道,趙立堅表示,「日方政客公然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基本準則,中方强烈不滿、堅決反對,絕不接受日方的謬論。」

趙立堅指出,「英方個別人士無論如何粉飾伎倆,都妄圖打香港牌施壓中國,强調下場只有失敗。敦促英方正視香港已經回歸中國24年的現實,放棄殖民舊夢、摒棄雙重標準。」


----------------------------------------------------------------------------------------------------------------------------------------------------------------------------------------------------------------------------------------------------------------------------------------------------------------------------------------------------------------------------------------------------------------------------


8.➤〉《蘋果日報》停刊對香港意味著什麼


紐約時報
王霜舟, TIFFANY MAY
2021年6月25日


週四,人們排隊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 一位購買者稱他這是為了“紀念我們曾經在香港可以發表言論的自由”。
週四,人們排隊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一位購買者稱他這是為了“紀念我們曾經在香港可以發表言論的自由”。 VINCENT YU/ASSOCIATED PRESS


香港——讀者在雨中排隊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他們趕在官網關閉之前將文章存檔。其他當地新聞媒體在他們的主頁上貼滿了有關該報關停的報導,儘管編輯們並不清楚新的界限在哪裡。

在政府不斷施壓下,香港讀者人數最多的獨立新聞媒體之一《蘋果日報》被迫關閉,數小時後,許多香港人爭先恐後地存留他們能找到的任何遺留。該報於週四印製了最後一期,此前它的編輯部遭到突擊搜查、高級編輯被捕以及銀行賬戶被凍結。在北京針對香港一度暢所欲言的新聞媒體發起的激進運動中,該報成為了迄今為止最大的犧牲品。

當該報發行最後一期時,數以百計的支持者冒雨聚集在其總部外,揮舞著手機燈,高呼“撐《蘋果日報》撐到底”。

站在露台上的報社員點亮手機,高呼:“多謝你們的支持”。編輯部裡有人在窗戶上貼了一句用黑體字打印的反抗的話:“You can't kill us all.”(我們是殺不光的。)

該報稱週四的印刷量為100萬份,約為其日常發行量的10倍,但即便如此,似乎也無法滿足需求,該報在許多商店已經售罄。對許多人來說,這份喧鬧、常常譁眾取寵、自豪於其民主立場的出版物,現在代表的不僅僅是一份報紙:隨著北京加強對這座城市的控制,它像徵著失去的公民自由。


該報稱週四的報紙印刷了100萬份。
該報稱週四的報紙印刷了100萬份。 ANTHONY WALLAC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一個報攤剛收到更多份報紙,人們就排起了隊,隊伍中,在香港堅尼地城附近經營一家酒類商店的吉米·陳(Jimmy Chan)說:“我在等待這些回憶。這是為了紀念我們曾經在香港可以發表言論的自由。”

在Twitter和深受香港活動人士歡迎的社交媒體平台Lihkg上,讀者組織起來努力保存報紙報道的數字檔案。有些人建立電子表格來記錄他們將在在線檔案庫網站時光機(Wayback Machine)上備份的文章。還有人把那些對他們具有特殊意義的報道進行截屏。學者們則試圖留存副本以供研究。

新聞簡報:歡迎訂閱新聞簡報,包括每週五由華文記者榮筱箐撰寫的“海外華人札記”專欄,獲取全球重大資訊,了解美國華人社區熱點話題。

“這是一份有26年曆史的報紙。這是很多關於香港的回憶,很多歷史,”香港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傅景華說。他從該新聞網站的Facebook頁面下載了2019年撼動香港的反政府抗議活動的視頻用於研究。但在這些資料消失前,他只來得及保存一部分內容。

《蘋果日報》的最後一期印刷品讀起來就像一台色彩繽紛的時光機,穿插著向讀者告別的信息。報紙頭版的頭條標題寫道:《港人雨中痛別》。各版面佈滿了香港大規模抗議的檔案照片,以及屢獲殊榮的人權問題報道節選。

該報還報道了周三的唐英傑庭審情況,他是因國安法受審的第一個人。就在關閉前幾個小時,《蘋果日報》網站發布了一份關於香港公司在2月緬甸政變後繼續在該國投資的新調查報告。

現在,該報的社交媒體網站已清空,其主頁指向一個新網站goodbye.appledaily.com,告訴訂閱者在線內容將無法再訪問。“感謝各位訂戶支持,”上面寫道。


週三,支持者朝《蘋果日報》辦公室點亮手機。
週三,支持者朝《蘋果日報》辦公室點亮手機。 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各路新聞媒體都對該報的停刊進行了重點報道。支持民主的在線新聞媒體《立場新聞》昨晚播放了《蘋果日報》編輯部內外近五個小時的實況視頻。週四上午,該報發布了一段14分鐘的視頻,該視頻在報紙關閉前的最後兩天採訪了三名編輯和一名攝影師。記者們講述了在報導同事被捕和庭審時的挑戰。

香港最大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在評論《蘋果日報》的影響時有褒有貶。“對於它的粉絲來說,它是自由的捍衛者,”該報寫道。“對它的敵人來說,它是國家主權的玷污者。”

當局指責該報創始人黎智英及其高管製造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報導,同時否認調查會損害香港的新聞自由。但中國政府控制的香港《文匯報》更明確地表達了北京的意圖,慶祝《蘋果日報》的關停,並稱其他媒體都要以此為戒。
該報在一篇社論中說:“《蘋果日報》走上絕路對香港是好事,是香港傳媒生態淨化的開始。”

“《蘋果日報》自蹈絕路的教訓是深刻的,”該報還寫道。“全港傳媒都需要思考自身的責任、使命、操守和底線。”

在香港的各媒體編輯部,記者們擔心其他出版物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目標。少數規模較小的網絡媒體,如《立場新聞》、《眾新聞》和《香港自由新聞》,已經為該市陷入困境的民主運動發聲,並積極進行揭露政府失職的調查。

一些人認為,香港的所有新聞媒體,無論有多自信或溫順,都有可能因國安法的範圍廣泛而存在審查的風險。該法律賦予北京廣泛的權力,可以打擊各種定義模糊的政治犯罪,例如分裂和顛覆活動。週三,作為對該報調查的一部分,警方還逮捕了《蘋果日報》的一名專欄作家。


週三,《蘋果日報》員工及其出版社壹傳媒正在製作最後一期報紙。
週三,《蘋果日報》員工及其出版社壹傳媒正在製作最後一期報紙。 TYRONE SIU/REUTERS


“你知道有一條紅線,但同時你不知道那條線到底是什麼,”《眾新聞》主編李月華說。她在《蘋果日報》工作了18年後,於2017年與其他資深記者一起創辦了《眾新聞》。

李月華指出,親北京的政客吳秋北最近批評《香港01》和《有線新聞》,稱這兩家主流新聞媒體反政府。她指出,該法的力量和和範圍依靠的是其模糊性。

“所以我們繼續做我們過去做的事情。我們正在做新聞工作,”她說。“這項工作的後果可能會引起政府的不滿,但那是新聞工作。”

《蘋果日報》的被迫關閉可能會加劇已經籠罩在該市部分媒體上的寒意。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教授蔡子強說,該報公開的反政府傾向和對抗姿態,為那些不那麼咄咄逼人的新聞媒體提供了某種緩衝。

“現在最直言不諱的媒體輪到了佔據中間位置的媒體,”他說。“他們會擔心並且不得不進行一些自我審查,以免步《蘋果日報》的後塵。”

儘管香港媒體自由的前景看起來很嚴峻,但一些記者表示他們必須堅持下去。


最近被判有罪的著名調查記者蔡玉玲說:“是悲觀的,但要么放棄,要么盡力而為。”她被指控為了一篇批評警方的新聞報道,使用虛假陳述以獲取公共記錄。“言論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我們過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在限制條件下爭取那個空間。”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紐約時報》駐香港記者,專注本地新聞,也報道區域性和突發新聞。他此前駐台灣和北京,曾對亞洲重大事件作出報道。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austinramzy。

Tiffany May為《紐約時報》報道中國和亞洲的新聞,最近的報道重點是她所在的香港發生的抗議活動。她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她 @nytmay。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點擊查看本文英文版。


----------------------------------------------------------------------------------------------------------------------------------------------------------------------------------------------------------------------------------------------------------------------------------------------------------------------------------------------------------------------------------------------------------------------------


9.➤〉「一個時代結束了」:香港《蘋果日報》被迫停刊


紐約時報
王霜舟, TIFFANY MAY
2021年6月23日


週五,香港《蘋果日報》的員工在準備新印刷的報紙。 此前一天,警方逮捕了該報的總編輯和四名高管。
週五,香港《蘋果日報》的員工在準備新印刷的報紙。此前一天,警方逮捕了該報的總編輯和四名高管。 ANTHONY WALLAC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香港——頗受歡迎的香港報紙《蘋果日報》長期以來一直是北京的眼中釘,它大力支持親民主抗議者,對官員展開積極調查,還嘲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層。現在,中國已實際上壓制了這份報紙,同時也壓制了一個最敢挑戰中共的批評聲音。

《蘋果日報》週三說,報紙將停止運營。不到一周前,警方凍結了報社賬戶,突擊搜查了編輯部,逮捕了高級編輯。政府打擊異見的運動不斷升級,將目標對準了香港一度引以為傲的媒體自由。

《蘋果日報》被迫停刊是對香港本身獨特性質的一記重擊。該報曾大量炮製名人八卦和聳人聽聞的醜聞,同時也發表犀利的政治新聞和分析,但總帶有明顯的反政府傾向,該報的不恭與中共在大陸允許發表的東西完全對立。即使面對廣告商的抵制、記者受到攻擊和燃燒彈襲擊,《蘋果日報》仍堅持出版並保持興旺,仍是香港讀者最多的報紙之一。

它曾是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之後仍享有許多自由的活生生例子。

香港2019年爆發的反政府抗議運動讓北京面臨了數十年來最大的政治挑戰,《蘋果日報》毫不掩飾地支持這場運動,甚至還為示威者印過標語。但當中國政府採取行動,用涉及範圍廣泛的國家安全法來鎮壓反抗中共統治的人、擠壓發表異見的空間時,《蘋果日報》很快就成了一個重點打擊目標。


新聞簡報:歡迎訂閱新聞簡報,包括每週五由華文記者榮筱箐撰寫的“海外華人札記”專欄,獲取全球重大資訊,了解美國華人社區熱點話題。

“《蘋果日報》展示的是,我們有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有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前民主派議員劉慧卿說。“但明天之後,《蘋果日報》將不復存在。”

“這表明,當中國政府決定採取行動時,它能非常迅速地行動,而且有時極其殘暴,”劉慧卿說。


週三,支持者們打開手機閃光燈,照向《蘋果日報》辦公室。
週三,支持者們打開手機閃光燈,照向《蘋果日報》辦公室。 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當局首先在去年逮捕了《蘋果日報》好鬥的創始人黎智英,並以違反國安法的罪名起訴了他,最高可能判處他終身監禁。在被拘留期間,他還被以非法集結的罪名判處了20個月的有期徒刑。

上週四,數百名警察突襲了《蘋果日報》編輯部,沒收了電腦,凍結了資產,並逮捕了高級編輯和高管。當局依據國安法指控《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和母公司壹傳媒首席執行官張劍虹與外國勢力勾結。他們被拒絕保釋。

在突襲後的幾天裡,《蘋果日報》被當地一些像波波·張(Bobo Cheung)這樣的讀者搶購一空。張女士是一家小餐館的主管,她將報紙陳列在餐館的窗框裡,分發給前來就餐的顧客。

“沒想到蘋果會成為禁果,”張女士說。“感覺好像一個時代結束了一樣。”

週三,警方逮捕了《蘋果日報》記者楊清奇,他以李平的筆名撰寫專欄和評論。黎智英去年8月被抓後,楊清奇已看到了自己雇主面臨的不祥之兆。中共及其在香港的盟友“決定扼殺《蘋果日報》,扼殺香港的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楊清奇寫道。

“即使民主世界加大了對他們的製裁,他們也只會加大對《蘋果日報》的壓制和起訴,希望他們屈服於壓力,投降或停止出版,”他寫道。


上週四,警方突襲行動後的《蘋果日報》新聞編輯室。
上週四,警方突襲行動後的《蘋果日報》新聞編輯室。 ANTHONY WALLAC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蘋果日報》本身反映了其創始人黎智英的身份。黎智英小時候從中國大陸偷渡到香港,後來從打工者變成了服裝大亨。1989年中國血腥鎮壓了天安門廣場附近的民主抗議者後,他開始涉足出版業。他1995年創辦的這份生機勃勃的報紙和他一樣,固執地支持民主、攻擊中共。

“我相信通過傳遞信息,媒體實際上在傳播自由,”他去年對《紐約時報》說。

黎智英早就激怒了北京,他把1989年下令鎮壓的中國官員李鵬稱為“王八蛋”。那之後,北京曾威脅要停止他的服裝公司佐丹奴(Giordano)繼續在中國大陸運營。他被迫在服裝業和媒體之間做出選擇,於是在1996年出售了佐丹奴的股份,轉向專門經營新聞業務。

黎智英的出版物和他一樣堅持不懈,以同樣的熱情追踪名人八卦和政治醜聞。該紙經常刊登新星的艷照,爆出名人出軌的消息。早期的報紙甚至開設了關於色情和妓院的專欄評論,這些內容被縮減之後,讀者們還有過抱怨。

但除了醜聞和八卦等娛樂信息,《蘋果日報》也調查過當地的腐敗,揭露過幾名香港官員如何非法擴建自己的住房。該報經常關注香港巨大的貧富差距和難以負擔的住房等社會問題。該報積極參與當地政治,號召讀者上街遊行,甚至印製供他們攜帶的標語。


2020年8月,黎智英在《蘋果日報》新聞編輯室。
2020年8月,黎智英在《蘋果日報》新聞編輯室。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該報對運動的參與招來了許多批評者,其中包括親北京的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2003年,身為官員的葉劉淑儀曾試圖讓立法會通過一項地方安全法,她的努力部分由於該報公開煽動公眾抵製而流產。

“《蘋果日報》對媒體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葉劉淑儀說。“許多人曾起訴該報誹謗、編造假新聞,對他們不喜歡的人進行惡意攻擊。”

對於該報將庸俗和高尚的內容混在一起的做法,創始人黎智英認為並無不妥,他把《蘋果日報》比作一個用多種顏色和風格來吸引顧客的服裝系列。

隨著中國對香港的態度在過去一年裡變得強硬,黎智英預計他報紙的日子不多了。去年5月,他應邀在時報發表的一篇觀點文章中寫道,他長期以來一直擔心中共“不僅會日益厭倦香港的新聞自由,也會厭倦它自由的人民”。

在黎智英去年被捕後的幾個月裡,該報的許多記者對追踪報導有了更大的緊迫感。

“我們不想等死,”專題新聞編輯諾曼·蔡(Norman Choy)說。“所以我們更加努力地去尋找更多的新聞、更多的故事,進行更深入的挖掘。”

但他說,編輯們也試圖更謹慎:該報不再稱新型冠狀病毒為“武漢病毒”,並迴避了涉及對香港和中國製裁的報導。
隨著當局著手對一家公共廣播機構進行整頓,並警告記者不要傳播“假新聞”,新聞媒體承受的壓力數月來一直在增長。週三,第一起依據國安法的案件庭審開始了,此案將表明國安法在對政治言論定罪方面會走多遠。

隨著《蘋果日報》停刊的逼近,屬於該報約700名編輯和製作人員團隊的記者們聚在一起,有時含著眼淚,討論是早點離開以降低被逮捕的風險,還是繼續留下來堅持到底。

在公司把他們從地鐵站送到新聞編輯部的班車上,一些人開玩笑說,有點像是去參加葬禮的感覺。一名記者開始起草一封給她父母的信,詳細說明如果她被捕,他們應該怎麼做。一些人開始為他們稱之為“訃告”、將於週四出版的最後一期報紙準備內容。


週四,香港,人們在一個報刊亭附近排隊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
週四,香港,人們在一個報刊亭附近排隊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 VINCENT YU/ASSOCIATED PRESS


資深視頻記者馬可·張(Marco Cheung)週一在新聞編輯室與團隊成員一起權衡自己的選擇。警方在突襲中沒收了他們的硬盤,他們擔心會被逮捕。團隊的編輯們原本希望收集一些以前製作內容的亮點,但未能在突襲之前做完。

一個寫著“辛苦曬!各位同事!”的巨大紅色橫幅懸掛在編輯室上空。張先生和其他二十多名同事聚集在辦公室裡,觀看晚上9:30播出的當天新聞匯總,這是該節目的最後一集,有些人留下了眼淚,有些人相互擁抱。“前路難行,”節目主持人說。“祝愿大家都平安。”

在收拾辦公桌時,張先生注意到貼在玻璃擋板上的該報1999年6月4日的頭版報導,那是為紀念“六四”事件十週年發表的。他小心翼翼地將剪報從玻璃上揭下來,交給了一名同事。

“是社會變得太快還是我們跟不上呢?”張先生後來在接受采訪時說。“可能就是我們習慣了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而我們還未適應原來社會應景很快變了。如果在香港要做傳媒的話,我們還未適應應該怎么生存。”



相關報道


專題:香港國安法
《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等人被捕
2021年6月17日

《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等人被捕
黎智英被判一年監禁,李柱銘獲緩刑
2021年4月16日

黎智英被判一年監禁,李柱銘獲緩刑
風暴中的《蘋果日報》
2020年8月13日

風暴中的《蘋果日報》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紐約時報》駐香港記者,專注本地新聞,也報道區域性和突發新聞。他此前駐台灣和北京,曾對亞洲重大事件作出報導。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austinramzy。

Tiffany May為《紐約時報》報道中國和亞洲的新聞,最近的報道重點是她所在的香港發生的抗議活動。她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她@nytmay。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點擊查看本文英文版。



----------------------------------------------------------------------------------------------------------------------------------------------------------------------------------------------------------------------------------------------------------------------------------------------------------------------------------------------------------------------------------------------------------------------------


10.➤〉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向讀者說「再會」


華爾街日報
Elaine Yu
2021年6月25日
16:35 CST 更新


香港各地各個年齡段的人排起長隊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哀嘆香港已經失去自己的聲音。


在《蘋果日報》(Apple Daily)新聞編輯室工作了22年的Norman Choy說,在周三最後一班工作中,他處理了一篇又一篇有關《蘋果日報》停刊的文章,感覺自己就像是訃告編輯。該報現已成為中國在香港打壓異見行動的又一個犧牲品。


“香港失去了《蘋果日報》,因為香港已經失去自己的聲音,”Choy說。他認為,《蘋果日報》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它與讀者聯繫,傳遞讀者對民主和人權的渴望,反對北京對香港的逐步控制。“政府不得不讓我們關門,因為它不想再聽到這些聲音。”


在政府掐斷了《蘋果日報》的資金來源、國安警察拘捕了該報幾名高管後,《蘋果日報》宣布週四將出版最後一期報紙。在停刊前的最後幾個小時裡,該報的新聞編輯室成為媒體報導的對象。


來自其他媒體的大批攝像機記錄下了《蘋果日報》記者們在即將停刊前的工作情況,他們為了完成最後的截稿任務放棄了吃飯和休息時間。記者們描述了停刊前最後幾天裡一些形成反差的情形。在辦公室裡,一些人撕碎了文件,收拾了桌子,一邊哭一邊自拍以作紀念。還有一些人輕聲地敲著鍵盤,仍在工作。在塵埃落定前,有些記者還在糾結是抱著內疚辭職還是冒險留下。停刊相當於替他們作出了決定。


......


RELATED VIDEO

《蘋果日報》停刊對香港新聞自由意味著什麼?


YOU MAY ALSO LIKE

UP NEXT


《蘋果日報》停刊對香港新聞自由意味著什麼?
《蘋果日報》停刊對香港新聞自由意味著什麼?
《蘋果日報》停刊對香港新聞自由意味著什麼?


香港親民主小報《蘋果日報》在中國壓制異議的大幕下被迫於週五停刊。週四,《蘋果日報》的工作人員並未完全沉浸在悲傷中,充斥報社最後幾小時的是趕稿的繁忙、出刊後的掌聲以及對支持者的致謝。同日,香港街頭,人們排著長隊購買該報的最後一期。《華爾街日報》記者Elaine Yu解釋了為什麼這一停刊標誌著香港的新聞自由開始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封面圖片來源:Ivan Abreu/Zuma Press


----------------------------------------------------------------------------------------------------------------------------------------------------------------------------------------------------------------------------------------------------------------------------------------------------------------------------------------------------------------------------------------------------------------------------


11.➤〉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堅守到最後一刻記者的記憶



英國廣播電台
林子晴
BBC中文特約撰稿人
2021年6月25日凌晨12點57分


視頻加註文字,
香港《蘋果日報》初創時,其小報風格、大報印刷招致不少非議,但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它逐漸被視為言論自由橋頭堡。


“同事茶餘飯後常笑說,等國安人員到來,關閉公司,我們便可以'被放棄',不用主動離開。”

尚未聽到公司即將停業訊息的《壹周刊》記者張梓欣(化名),6月23日的四時許還安然坐在香港《蘋果日報》母公司壹傳媒大樓的辦公桌前,一邊與同事說話一邊忙著敲打鍵盤,希望趕完手頭的新聞故事。


誰知,她與另一名記者話畢未幾,壹傳媒管理層便宣布《蘋果日報》網站和應用程序當天下午前停止運營,而最終是一份《蘋果日報》會於翌日出版。



●香港《蘋果日報》停刊:這意味著什麼?

●黎智英的《蘋果日報》:北京政府眼中釘香港新聞自由“風向標”

●蘋果賀卡

圖像來源,COURTESY APPLE DAILY JOURNALIST
圖像加註文字,
香港市民為《蘋果》記者送來的心意卡和蘋果


●照常辦公的張梓欣

畢業後就在《壹周刊》當了三年記者的張梓欣回憶說:“當你發現真的是'被放棄',很不甘心,接受不了”。

ADVERTISEMENT

在公司宣布停刊的前一晚,《蘋果》與壹傳媒的門員工間已經謠言紛飛,有人傳警察明天會再次搜查,又有說會逮捕員工,人心惶惶。為安全起見,部分員工獲安排在家工作。

短短一周前,《蘋果》五位高層被捕,數百名警員大舉搜查大樓,並宣布凍結三間相關公司資產。儘管平日指揮採編的掌舵手被扣押,報章翌日仍能繼續出版,甚至熬得過26週年報慶,不過眾人心中有數,最後一天不久矣。

只不過讓眾多員工未曾料到的是,原定25日的終結,卻提前兩天到來了。


●《蘋果》部分採編部門
圖像來源,COURTESY APPLE DAILY JOURNALIST

圖像加註文字,
《蘋果》部分採編部門停業前日已空無一人


23日晨,不同版本的傳言未止,警方便拘捕了筆名李平的《蘋果》主筆楊清奇。接著有消息誤傳公司高層下達指示,要求員工撤出大樓,建議到數分鐘路程的百樂門印刷廠暫避。

張梓欣憶起,大樓內當時有人高叫大家離開,部分員工儼如驚弓之鳥,匆忙收拾行裝,滂沱大雨中乘坐計程車趕忙撤走,情況混亂得很。

張卻不以為然。風高浪急,風眼中的她那一刻卻感覺異常平靜。與同事用過午膳後,便返回崗位,繼續工作。

她說:“如果你不知道對方有什麼行動,今天只是我一個正常辦公的日子,我只想堅持我每天的運作”。


●梁誌康的心中苦痛

《蘋果》港聞版記者梁誌康(化名)也回到了編採室。他描述說,公司行政人員甚或從事軟性新聞的記者,難免人心惶惶。但對撰寫不少時政新聞的他而言,過去數天,目送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與《蘋果》總編輯羅偉光坐著囚車離開,共事戰友在記者會提問後遭到特首轉身冷對,他形容這位同事的種種經歷,比自身承受政治壓力更難過。

梁說:“你問我是否害怕?其實旁觀別人的痛楚,比自己受苦更難受。如果我採訪主任明天被捕,我很可能會去自首,我寧願與他一起站在犯人欄裡”。

香港警方引國安法二度搜查蘋果日報,總編輯等五人被拘捕
香港《國安法》:沿襲自英國的刑事司法流程怎麼走?
《蘋果》面臨結業的結局,早就成為不少公司員工自嘲說笑的話題,但真正見證結局的那一刻,依然是極為痛心。過去數日不知流過多少淚的梁說:“我接受不了,大家那麼努力,付出了那麼多心血,但真的到了明天,便突然間完結”。


●《蘋果》停刊前最後一夜,一些記者陸續返回編輯室
圖像來源,COURTESY APPLE DAILY JOURNALIST

圖像加註文字,
《蘋果》停刊前最後一夜,一些記者陸續返回編輯室


●淚滴和“加油”

有一位《蘋果》女記者,臨別時不捨交出記者證、闊別堅持二十載的事業,當場洒淚。

另有一位平常應對重大突發時事也臉不改容的記者,收到上司通知停業消息時,也不禁落下一滴淚。陌生旁人看到,用力握著他的手,感謝他堅守到最後一刻,說聲“辛苦了,努力!”

提起那滴眼淚,這位男記者回憶說: “我結婚時也沒有流過淚”。

而對此刻的張梓欣而言,她既有不甘也有不捨。她說:“現在是打輸了仗,不是因為經營不善,而你連下戰場也沒有機會”。

讓她不甘的是,政府以《國安法》名義拘捕高層人員並凍結資產等手段,迫報章停業,行為無理;而不捨是,她要親手刪除電腦材料,政治敏感查的新聞材料,以防警察追查,進行政治清算。

“我當時都忍不住哭。我很努力地當一名記者,記錄事情。現在卻為了去保護(自己與新聞材料裡的人),不得不親手把這些歷史抹去,我覺得很瘋狂” 。


●《蘋果》報人為最後一版報紙校對
圖像來源,COURTESY APPLE DAILY JOURNALIST

圖像加註文字,
《蘋果》報人為最後一版報紙校對


●最後的堅持


入夜,報章大限已定,早些時候草木驚心的氛圍緩和許多,各組員工也陸續返回壹傳媒大樓。各就其位,編輯室再一次繁忙得不可開交。各版面的記者與編輯最後衝刺,把重要資料備份、整理稿件並確認版面。

梁誌康寫畢最後一篇在《蘋果》網站發表的新聞,整理好個人物品,等候同事完成工作後一同合照。

外面雨水不斷劈啪打到編輯室上方的大玻璃天窗,梁直至那一刻也不敢想像,不久,自己三年多來為之工作的新聞平台、所刊登的網上報導,就會頓時消失,換成一頁白底黑字的停​​止運作聲明。

“兩個小時後,什麼也沒有了,沒有人知道下一步是怎樣,已無眼前路,也沒有身後身,唯有把握當下”。

是夜,編輯室內為人熟悉的打字鍵盤聲, 不斷被此起彼落的掌聲與歡呼聲蓋過。員工們都希望把握住最後機會,在他們熟悉的角落與同事合影留念,留下最後時刻的回憶。四下亦不時傳來有人高呼“加油”等口號,群情激奮。



視頻加註文字,
●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和“蘋果”說再見


夜深了,樓外一群市民夜冒雨守候。他們有的揮動手機,有的揮動電筒,向樓內的報人們致敬、道別。也有市民不斷高呼“加油”和“撐蘋果”等口號,直至凌晨。下班後的記者們,也特意前來鞠躬道謝,氣氛令人動容。


據報,《蘋果》最後一版以發行100萬份告終,告別香港報壇,告別香港市民。最後一份的《蘋果》全疊僅有32版,比前一天約48版少了一大截,但在當中夾著編採人員的話別感言。


看著這份比平時輕很多的報紙,張梓欣感嘆說:“第一眼看這份報紙,似是十分單薄。但拿到手上,是最具重量的一份”。




●更多相關內容


一位香港《蘋果日報》員工手持最後一份《蘋果日報》拍照留念(24/6/2021)
4:22

視頻,香港《蘋果日報》停刊與國安法:在喧鬧中誕生,在風浪中逝去, 節目全長4,22
2021年6月24日

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和“蘋果”說再見
4:35

視頻,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和“蘋果”說再見, 節目全長4,35
2021年6月24日

香港警方派出約200名警員進行搜查。

黎智英的《蘋果日報》:北京政府眼中釘香港新聞自由“風向標”
2020年8月10日

香港警方國安處便裝警員把《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灰色口罩者)押入壹傳媒總部大樓(17/6/2021)

香港國安法:警方二度搜查《蘋果日報》,總編輯等五人涉嫌“勾結外國勢力”被拘捕
2021年6月17日


----------------------------------------------------------------------------------------------------------------------------------------------------------------------------------------------------------------------------------------------------------------------------------------------------------------------------------------------------------------------------------------------------------------------------


12.➤〉香港的新聞自由是如何被一步步侵蝕的


紐約時報
JENNIFER JETT
2021年6月24日


週三,《蘋果日報》在香港的辦公室,員工在屋頂點亮智能手機,感謝支持者。
週三,《蘋果日報》在香港的辦公室,員工在屋頂點亮智能手機,感謝支持者。 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香港的喧囂和政治多元化的新聞媒體雖然不受隔壁中國內地對新聞業施加的那些限制,但多年來一直在與各種威脅作鬥爭。然而在嚴厲的國家安全法於一年前生效後,這些挑戰急劇增加。

週三,經常批評中國和香港政府的民主小報《蘋果日報》表示除停刊外別無選擇,這突顯了媒體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該報曾是香港讀者最多的報紙之一,現在正成為國家安全調查的對象,其創始人黎智英也因而入獄。

雖然香港地方憲法保護言論自由權,但在180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這個中國領土現在排名第80位,低於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2002年首次發布該指數時的第18位。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上個月告訴《紐約時報》:“毫無疑問,這是最糟糕的時期。”

新聞簡報:歡迎訂閱新聞簡報,包括每週五由華文記者榮筱箐撰寫的“海外華人札記”專欄,獲取全球重大資訊,了解美國華人社區熱點話題。


以下是香港新聞自由遭到侵蝕的一些方式。


● 一部模糊的新法律


3月,在香港法庭外的抗議活動中,警察舉著警告新國家安全法的橫幅。
3月,在香港法庭外的抗議活動中,警察舉著警告新國家安全法的橫幅。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2020年6月,中國政府實施了一項全面的國家安全法,旨在消除阻礙其統治的反對派。香港是一個前英國殖民地,1997年回歸中國。該法律是在香港反政府抗議活動數月後頒布的,抗議活動對北京構成了幾十年來最大的政治挑戰,一些抗議者呼籲該地區獨立。

法律專家表示,雖然該法律側重於恐怖主義、顛覆、分裂國家和與外國勢力勾結這四種罪行,但其模糊的措辭對新聞媒體有影響。今年早些時候,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以《蘋果日報》為例發出警告,警方將調查被認為危害國家安全的新聞媒體。

官員們沒有澄清這意味著什麼。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本週談及此事時表示,記者要靠自己來搞清楚如何避免違反國家安全法。她說,法律不應影響“正常的新聞工作”,儘管她沒有解釋她所認為的正常是什麼。

由於沒有人知道界限在哪裡,一種普遍的反應是自我審查。記者在採訪中避免某些話題,活動人士刪除了他們的社交媒體記錄,圖書館將親民主人士的書籍下架審查。活動人士、學者和其他人也不太願意公開發言。上月,一名法官解釋一名因國安法被指控的前立法者被拒絕保釋的理由,援引她在採訪中以及在給記者的WhatsApp私人消息中的評論,使得人們對公開發言更加猶豫。


● 不受拘束的小報停刊


2020年8月,黎智英在《蘋果日報》編輯部。
2020年8月,黎智英在《蘋果日報》編輯部。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2020年8月,警察根據國安法逮捕了黎智英,正如他在《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所預測的那樣。幾個小時後,他們突襲了《蘋果日報》的辦公室,他的這份報紙堅定支持民主。一些記者在網上直播了警察翻查辦公桌的突襲視頻。警方還逮捕了黎智英的兩個兒子及其公司壹傳媒的四名高管。

黎智英已因在2019年參與未經批准的抗議活動而被捕,根據國家安全法,他被指控與外國勢力勾結,包括呼籲對香港實施制裁。他已經因兩起與抗議有關的案件共被判入獄20個月,但仍面臨其他指控,包括欺詐和三項根據國家安全法可能被判終身監禁的罪名。(香港的首次國家安全審判於週三開始。)

現在看來,去年8月的突襲只是熱身。上週,數百名警察第二次突擊搜查《蘋果日報》的編輯部,逮捕了五名高管和編輯,沒收了記者的電腦並凍結了公司賬戶。其中兩名被捕者已根據安全法被指控串謀與外國勢力勾結。警方國家安全部門的一名高級警司也警告公眾不要在網上分享《蘋果日報》的文章。

《蘋果日報》週三表示,由於賬戶凍結,無法支付員工工資,已運營了26年的該報將停刊。當天,先是該報的主筆楊清奇被捕,他以筆名李平寫作。楊清奇在去年黎智英被捕後寫道,中共及其在香港的盟友“決定扼殺《蘋果日報》,扼殺香港的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


● 壓力之下的公共廣播公司


4月,香港電台製作人蔡玉玲(右中)和她的支持者在香港西九龍法院。
4月,香港電台製作人蔡玉玲(右中)和她的支持者在香港西九龍法院。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香港電台是一家由政府資助、以獨立報道著稱的公共廣播公司,目前正受到越來越多的約束。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香港政府指責這家廣播公司缺乏透明度和客觀性,表示它應該受到更嚴格的監管。還有官員建議將其徹底關閉。

近幾個月來,港台多位高級官員相繼離職,其中包括廣播總監,他被一名沒有新聞經驗的公務員取代。從那以後,這家廣播公司取消了節目,拒絕了媒體獎項,並刪除了YouTube和Facebook帳戶上的存檔內容。林鄭月娥獲得了自己的節目,每天播放四次,解釋選舉法的變化,批評人士說,這些變化幾乎把民主派候選人排除在外。

今年4月,香港電台的自由製作人蔡玉玲因獲取公共記錄時做出虛假陳述而被判罰款。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稱此案“極為失當”。蔡玉玲一直在撰寫一份批評警方的報道。她說,她的案件表明,官員們正試圖限制人們獲取曾經公開的信息。她正在上訴。


● 官僚壁壘


2020年7月,香港一家法院外等候的記者。
2020年7月,香港一家法院外等候的記者。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除了國家安全法之外,還有一些較小的政策變化,香港記者說,這些變化可能會妨礙他們開展工作。其中一些涉及與警方的互動,在2019年的抗議活動中,警方曾與記者發生過一些緊張的對峙。去年,警方表示,他們只承認在政府註冊機構或知名國際新聞機構工作的記者的證件。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還說,只有“可信媒體”可以進入警方的封鎖線內採訪。


另外,政府還允許企業隱藏敏感的所有權數據,批評人士稱,這可能會使揭露欺詐行為變得更加困難。



●相關報道


專題:香港國安法
《蘋果日報》停刊,香港自由遭重擊
2021年6月23日

《蘋果日報》停刊,香港自由遭重擊
在雷區中走鋼絲的香港獨立書店
2021年6月21日

在雷區中走鋼絲的香港獨立書店
香港警方乾預境外“敏感網站”運營
2021年6月4日

香港警方乾預境外“敏感網站”運營
港府用打擊“假新聞”收緊媒體控制
2021年5月7日

港府用打擊“假新聞”收緊媒體控制
香港媒體成為當局新目標
2021年4月23日

香港媒體成為當局新目標


媒體機構也稱,外國僱員的簽證處理出現了延誤,在個別情況下,他們的簽證被拒絕。去年夏天,《紐約時報》指出,由於國家安全法和簽證問題,決定將部分員工從香港調往首爾,不過其他國際新聞機構表示沒有離開的計劃。
更多的挑戰可能即將到來。

上個月,林鄭月娥提出了警告,她說政府正在探索針對“假新聞”的立法,問題是假新聞應該如何定義,以及由誰來定義。在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類似的立法被批評為壓制異見的工具。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點擊查看本文英文版。



============================================================================================================================================================================================================================================================================================================================================================================================================================

加跟贴

笔名:     新网友请先注册笔名 密码:
主题: 进文集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