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 [专题] [检索] [独立评论] [海阔天空] [矛盾江湖] [全版论坛]

独立评论

作者: 脭酶陆脷脙梅   脤芦脝陆脤矛鹿煤碌脛脟搂鹿脜陆脤脩碌拢卢录忙脗脹掳脣戮脜脙帽脭脣脰庐掳脺 2022-06-01 04:59:48  [点击:3254]
实力不对等情况下如何以小搏大?


太平天国为何失败?百多年来,后人总结的教训汗牛充栋,但绝大部分都没说到点子上,因为即使洪杨没犯他们所指出的错误,太平天国仍避免不了败亡的命运。

其实太平天国领导人的致命错误就是一个,就是在摧枯拉朽的巅峰时期,没有趁热打铁,全力攻取北京,而是建都南京,割据江东,与满清长期对峙,这就注定了太平天国败亡的命运,单凭着一个错误,即便洪秀全一伙不犯后人所指的绝大多数错误,也只是获得晚一些败亡的结局而已。

为什么没有趁热打铁及时攻取北京,注定了太平天国的的败亡命运?这是由政治对抗的规律决定的:
太平天国的反满革命,是以小搏大的政治对抗,满清是掌握全国政权的大力量,太平天国是正在打江山的小力量,实力的不对等,决定了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政治较量:
满清力量占有巨大优势;太平天国力量暂时相对弱小;但另一方面,满清政治腐败,士气低落,当时军队战斗力低靡,而当时太平天国士气高昂,发展蓬勃,军队战斗力强劲;而且太平天国当时处于进攻势态,军队战斗力较弱的满清处于防守势态;
因此,太平天国要推翻满清,就必须速战速决,乘己方巅峰时期摧枯拉朽的势头,以及清方连续大败导致的阵脚大乱和心理恐慌,马不停蹄地给予对方连续的打击,并且要瞄准满清的政治中心北京,给予致命的打击:及时直捣北京,铲除满清皇室,或迫使其逃出关外;一旦清室逃窜出关,而北京克复,则以汉族官僚为主的满清地方政权必然丧失抵抗意志,可以传檄而定了。

反之,如果太平天国错过趁热打铁,及时攻取北京的机会,而选取割据地方,与满清长期对峙的战略,则必败无疑;因为坐拥全国大部分地区财税和人力物力的满清,一旦获得喘息,必然会凭借全国性政权的资源优势,强化军队,逐渐取得对太平天国的优势:满清对太平天国的反败为胜,最终极端残忍地剿灭太平天国的史实,就印证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在以小博大的对决中,小的一方必须趁热打铁,速战速决,否则一旦陷入持久战,小的一方必败无疑。

可悲的是,作为小的一方,太平天国却在大好形势下,主动选取了割据地方,与满清长期对峙的必败战略: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后,获取满清大批钱粮和兵源补充,清廷惊恐万状,满清地方官僚闻风丧胆,相互观望;而曾国藩奴才死忠的湘军势力,还远没有成形,太平天国形势一片大好。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洪秀全一伙在武汉开会,讨论了下一步进取的战略:
洪秀全主张,建都武汉,立足富庶的湖北,湖南,同时全力北伐,占领河南,直捣北京;
杨秀清主张,东下攻取南京作为首都,然后遣将四出,攻城略地;
石达开主张,攻取四川,建都成都,以巴蜀天险,稳打稳扎。

很显然,洪秀全的趁热打铁战略是上策,如果洪杨亲统三十万大军自武汉全力北伐的话,当时满清根本没有能够阻挡太平军的军队,以后来胜保统帅的十万八旗军,在河北遭两万太平军偏师(李开芳,林风翔部)击溃的战斗力来看,如果1853年太平天国主力自武汉直捣北京,满清当年崩溃是大概率事件。

而石达开的战略是下策:在大好形势下选择入川,无疑是固步自封的保守战略,巴蜀天险固然有助于防守,但同时也封闭了自己,且四川距北京遥远,比南京更不可能对北京形成威胁;历史上诸葛亮说服刘备取建都巴蜀的战略,结果复兴汉室成空话,蜀汉反第一个败亡;吴三桂反满,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也选取建都巴蜀,结果功亏一篑;石达开的战略,无疑是重蹈吴三桂的覆辙。

遗憾的是,太平天国最后没有选取洪秀全的上策,而是选取了杨秀清的中策。
本来,如果在攻取南京后,洪秀全坐镇南京,杨秀清当年亲自统帅太平军主力北伐,仍然可以一举摧垮满清;但洪杨1853年3月攻下南京后,拖了一年,直到1854年3月才自扬州出偏师2万人北伐,兵力严重不足,且在北伐的几乎同时,使用更多兵力进行西征,完全是轻重倒置,力量分散。

这就使满清逃过了灭顶之灾,而种下了太平天国灭亡的种子。

太平天国之败,败在违背了政治对决以小博大的规律,巅峰时期没有趁热打铁直捣北京;这是无可挽回的致命错误,太平天国的其他错误都可以挽回和弥补。
太平天国之前的吴三桂反满失败,也败在违背了政治对决以小博大的规律,巅峰时期没有趁热打铁直捣对方命门,吴三桂甚至在把满清八旗军打得落花流水,陕西都已反正的大好形势下,不去进军关中,直捣北京,反而躲进四川建政,向伪康熙提出“划江而治”,诚可谓战略昏聩到了极点,比建都南京的洪杨还不如。

历史上成功秦末大起义,和差一点成功的李自成农民起义,都作出了符合以小博大政治对决规律的战略决策,如:
项羽,刘邦集团在定都彭城后,未给秦朝喘息之机,项羽集团直扑秦军主力章邯,王离部,刘邦则乘虚直捣秦朝的心脏关中,秦朝力量虽大,怎经得起如此致命的连环重击?秦朝根本缓不过劲来,因脑死亡而迅速分崩离析。

李自成也是在先夺取了河南和关中之后,不给崇祯喘息的机会,亲统四十万大军,由西安直捣北京,如果不是因为在防范满清的问题上犯下致命的战略大错,得天下的是李自成无疑。

那么,为什么先割据,后北伐的朱元璋能够成功呢?这是因为元末农民起义的形势与清末农民起义的形势大不相同:

元末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局面,而元朝在镇压张士诚造反,大败收场后,丧失了优势的力量,已经无力主导局势的发展,也就是丧失了镇压各路义军的主动权;
所以朱元璋可以从容地与元朝长期割据,先消灭其他汉族割据势力,再北上灭元。
而满清始终未丧失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动权,因为它从未丧失对太平天国统治区之外的控制,所以,不去攻占北京,而以割据地方对峙方法,要击败满清这样一个全国性政权是不可能的。


根据以小博大的政治对决律,中国八九民运之败,就在于柴玲一伙错失了趁热打铁的机会:在中共一度失控的1989年5月中旬,发起全国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没有包围中南海,控制电视台,报社,火车站,说服动摇的解放军戒严部队抵制中共镇压令,乘乱向中共施压,以引爆其内讧。。。反而画地为牢,与工人市民划清界限,甚至扭送泼污毛像的义民,学运领导层企图以“和理非”地割据天安门与中共对峙的方法,来达到目的,这不折不扣的是一个作死的战略,因为这完全违背了以小博大的政治对决规律。


由于错失了1989年的千载难逢机会,今天流亡海外,且无人资助的中国反对派完全丧失了倒共的主导条件,只能耐心等待中共内爆的到来;当然,“亡共在共”,中共的内爆是不可避免的,托“总加速师”习近平之福,中共的内爆正在加速到来。



曾节明 2021. 11.28阴寒覆雪晚

加跟贴

笔名:     新网友请先注册笔名 密码:
主题: 进文集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