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wissinfo.ch/chi/business/%E7%91%9E%E5%A3%AB%E9%92%9F%E8%A1%A8-%E4%B8%80-_%E7%91%9E%E5%A3%AB%E9%92%9F%E8%A1%A8%E7%9A%84%E5%8E%86%E5%8F%B2/41981058
瑞士钟表的历史
1920年纳沙泰尔拉萨涅(La Sagne)的钟表匠 RDB
提起手表,人们一定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瑞士手表。的确,和瑞士的山峦、奶酪、巧克力和银行一样,瑞士手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瑞士人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东西,已然成为瑞士的一种象征。数百年来,瑞士钟表制造技术和工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良好的传承,钟表业不仅为瑞士创造了无限的商机,也带来了无上的荣耀。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2月25日 - 11:00
2016年02月25日 - 11:00
20 分钟
张帆
瑞士国家虽小,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钟表大国,也是世界公认的“钟表之国”。瑞士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钟表品牌,钟表业已成为继医药化学、机械制造之后的瑞士第三大行业。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有95%以上用于出口,手表工业是瑞士出口经济的主要支柱。瑞士钟表是科技的奇迹,除了传统上的精确、简约、功能出众、工艺精湛、用料考究和价格不菲外,如今更以科技、睿智、高雅和多变的外观而变得更具吸引力。
作者:张帆 本人提供
但是,钟表制造业在瑞士的地理分布十分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汝拉(Jura,又译作侏罗)山谷--地质时代侏罗纪即得名于此山。这座山脉从瑞士的日内瓦一直延伸到巴塞尔,所以有人将这一地区称为钟表山谷。为什么瑞士的钟表业会集中在这一地区呢?因为这里靠近法国。大家都知道瑞士是“钟表之国”,对瑞士钟表如雷贯耳,但殊不知法国才是历史上孕育钟表的摇篮。像欧洲许多其他的问题一样,要解释这一现象就必须在历史长河中寻找和挖掘宗教的遗迹。
瑞士钟表的历史(一)
历史的脚步从不停歇,欧洲在中世纪近千年的漫漫长夜里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十三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为欧洲各国带来了科学与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的钟表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当时意大利北部地区的教堂开始修建钟楼来提醒人们祷告的时间,至今那里的教堂与其他地区显著的区别就是与主体建筑分立的钟楼。
作者简历
欧洲第一台具有报时功能的钟就出现在1335年的意大利米兰。到了十五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钟表成为地理大发现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计时工具,制表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而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方便了欧洲同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财富和金、银等贵金属从海外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为钟表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凝聚着知识、文化,体现最新科技,并且变得愈加精美的钟表自然而然地成为阔绰起来的欧洲君主贵族们竞相把玩追逐的时尚。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西班牙最先强大起来。但由于西班牙政体僵化,经济结构原始,手工业基础薄弱,加之财富掠夺来得过于容易,使得西班牙只顾挥霍和扩张军事,未能发展国内的工商业。结果,西班牙从海外殖民地掠夺的大量金银和财富最终都流向了西欧各国,帮助这些国家的工商业发展起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所以,西班牙在十六世纪中叶以后就迅速地衰落下去,沦为欧洲最穷的国家。于是,历史青睐了法国。法国在1453年赢得了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胜利,完成了民族统一大业,国力日益昌盛起来。素来追求时尚和热爱艺术的法国王公贵族开始大量订购奢华昂贵的钟表以彰显其身份尊贵,法国钟表匠人首先得以尽展才华,不断地创造出令人眩目的精美钟表,钟表业因而在法国蓬勃兴盛起来。
但好景不长,法国人没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随着1517年马丁·路德发动的风起云涌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法国的基督新教--胡格诺派和天主教之间爆发了宗教斗争。斗争中遭到迫害的胡格诺派教徒纷纷逃离法国,投奔定居在瑞士日内瓦的另一位宗教领袖--法国的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所以胡格诺派也被称为加尔文派。日内瓦当时是欧洲宗教改革的中心,大批逃难而来的胡格诺派教徒和从其他各地聚集来的新教教徒使得日内瓦很快成为欧洲新教的中心,号称“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派教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禁止教徒佩戴珠宝首饰等一切炫耀财富的行为,不允许浮华享乐,所以日内瓦当地的金匠和珠宝匠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想办法转行。正巧逃难来的新教徒中有不少身怀祖传绝技的制表工匠 ,为当地带来了法国制造钟表的技术。来自法国的制表技艺和瑞士当地的首饰加工技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互相结合起来,新生的钟表业开始在日内瓦出现。
很快,制表业就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手工行业,风靡整个日内瓦地区。日内瓦成为了世界钟表制造中心。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世界上首家钟表行业协会--日内瓦制表协会成立于1601年。当时,日内瓦的制表厂和手工作坊已经多达五百余家。愈趋拥挤的城市空间和激烈的竞争,迫使一些制表手工艺人迁移到了人口较为稀少的周边地区。在此期间,虽然法王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了著名的《南特赦令》,恢复胡格诺教派的信仰自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可惜这道赦令在1610年亨利四世死后,并未被认真执行。到了著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他干脆在1685年废除了《南特赦令》,宣布胡格诺教派非法。因此,这次产业转移并没有回流到法国, 而是由沿着法、瑞边境一路向北。于是,位于日内瓦北部,属于瑞士纳沙泰尔州(Neuchâtel)的汝拉山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制作钟表的作坊。正是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机遇,在法兰西没落的钟表业在瑞士国土上重新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起来。
相关内容
瑞士制表商能否再次在百年危机中得以幸存?
现在我们不再需要手表,就可以知道确切时间。那么为什么瑞士制表业不但能保持生机,还能蓬勃发展?
瑞士景色非常优美,土地却十分贫瘠,几乎没有任何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不适合农业耕作。在旅游业尚不发达的前工业时期,除了去当雇佣兵,瑞士人只能专注于需要投入很多人工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在那个年代人们所能够完成最需要耐心、最耗费精力,但又最有成就感的工作就是钟表制作。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艰苦生活,练就了瑞士人勤劳刻苦的品质和强烈的求生意愿,他们以开放的胸怀欢迎任何可能的发展机遇。
瑞士钟表的历史(二)
时间进入了十八世纪,制造钟表成了纳沙泰尔地区最赚钱的行业,钟表工厂和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由日内瓦北部沿着汝拉山脉向东北一直蔓延到巴塞尔。这一地带逐渐在整个欧洲声名鹊起,被称为“钟表山谷”。制表技术从这里甚至传播到了北部更远一些的德国黑森林地区,那里后来成为德国的钟表之乡,手工制作的布谷鸟钟闻名遐迩。位于汝拉山西侧的法国弗朗什-孔泰(Franche-Comté)地区也因此得以保留了一部分钟表产业并逐渐重新汇集了一些来自欧洲各地的钟表手工艺人。现在,法国生产的手表80%产于此地,地区首府贝桑松(Besançon)是法国的钟表中心。
既然说到了纳沙泰尔州,就不能不介绍纳沙泰尔州的重要城市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世界钟表之都。许多享誉世界的瑞士名表的总部或工场都位于这座城市,其中许多品牌甚至发源于此。虽然拉绍德封拥有如此众多光华璀璨的品牌,但这里却地处偏远山区,是瑞士最寒冷的地方,保持着零下41.8 oC的瑞士最低气温记录,被称为“瑞士的西伯利亚”。
拉绍德封这座城市很奇特,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与欧洲和瑞士同时期的其他城市截然不同,在拉绍德封完全看不到以集市或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布局,没有错综复杂狭窄弯曲的小巷,也找不到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倘若你只是慕名而来,肯定会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丝毫看不出这是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幻灯:1000年的纳沙泰尔)。但是,只要你慢慢地细细体会,就会发现钟表文化在这座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烙印--拉绍德封处处积淀着深厚的钟表文化和传统。
拉绍德封的城市布局似一个巨大的棋盘整齐有序,制表产业为城镇规划的中轴线,工厂和居民住宅相互混杂着,沿着与轴线垂直的平行街道向两侧展开,这种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了当时兴起的钟表制造业的需要,反映了十七世纪以来的钟表制造业的文化需求。城市的街道非常宽阔笔直,建筑物间很讲究朝向和间距,注重自然光线直射入室内,同时重视防止火灾。在电力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房屋采光对制表工匠尤为重要,而对于工厂和作坊来说,防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拉绍德封是单一制造产业城镇的杰出典范,完整保存了工业时代以来的城市原貌,制表产业至今依旧保护完好,相当活跃。所以,拉绍德封被认为拥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09年,拉绍德封和毗邻的姊妹城市力洛克(Le Locle)一起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另外,瑞士规模最大、馆藏最齐全的钟表博物馆就坐落在拉绍德封。博物馆收藏了从古老的日晷到先进的现代钟表共4500多件展品,记录了钟表发展的历史,是来到拉绍德封的游客的必游之地。
钟表业从日内瓦逐渐地转移到了拉绍德封,众多钟表公司和大量优秀的钟表工匠来到了这座寒冷的山间小城。不过,日内瓦依然保持着“不可憾动”的制表中心的地位和骄傲--日内瓦只生产优雅的艺术品,不生产钟表机芯。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钟表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需求量越来越大,仅由一位钟表制造师傅单独完成整个制作工作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技术分工和生产合作因此势在必行。当日内瓦人“顽固守旧”不肯变通时,聪明的拉绍德封人当然懂得取长补短、避实就虚的道理。于是,当地许多精通机械、擅长制作机芯的钟表工匠开始专门制作钟表机芯和其他零部件。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再被收集到附近或者日内瓦的钟表厂,在那里被组装成各类钟表。就这样,在拉绍德封不仅出现了一个新的钟表制造中心,同时也形成了一个钟表贸易中心。
时事通讯
如需通过电子邮箱免费订阅时事通讯(Newsletter),请在下方输入您的邮箱地址
在十八到十九世纪钟表业发展的全盛时期,拉绍德封90%的居民都从事与钟表生产有关的行业,生产的手表数量已是日内瓦所有手表厂产量总和的五倍。1800年,瑞士钟表产量已经占到了世界钟表的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到了1900 年,仅仅从拉绍德封这座小城生产出来的手表就已经占到世界手表产量的 55%。这一时期,发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十九世纪的科技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瑞士的钟表业。
瑞士钟表的历史(三)
自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革命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向前大步迈进。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铁路随即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延伸。轮船不再依赖风帆,海运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快捷便利的交通把世界各地紧密连接起来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1884年,世界被划分为24个标准时区。时间概念在节奏日益加快的生活中显得愈发重要,人们对能够准确计时的钟表的需求越来越大。此时,钟表制造传统的手工作坊再也无法满足市场 的需要,生产方式需要从手工劳动迅速向机器生产转变,不断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力,生产模式也向着规模化生产发展。面对这样巨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全民动员的制造业,连工人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也感到震撼。他在《资本论》中分析制造业分工时,称拉绍德封为“巨大的工业小镇”,将其作为工业化的一个例子,考察制造业在资本主义影响下,由家庭作坊手工制作到大规模工厂生产的发展过程。时至今日,拉绍德封依然是瑞士钟表业的行政管理中心,是瑞士制造的精神所在。
岁月静静地流淌,钟表科技突飞猛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陀飞轮技术。宝玑(Breguet)公司于1801年获得了该项技术的专利权。陀飞轮由70多个精密零部件组成,重量通常不超过0.3克,只相当于一根羽毛的重量。这个精巧绝伦的机械装置可以使钟表摆脱地球引力的影响,补偿重力对走时精确度造成的损失。陀飞轮是公认的钟表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历史进入了二十世纪,进入了二十世纪“咆哮的二十年代”,无数影响深远的发明创造的涌现和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浪潮使得一切似乎皆为可能,所有人都感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世界经济爆炸性的增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钟表业的影响至今。
欧洲也迅速治愈了一战的创伤,经济高速发展。因此,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欧洲也被称为“黄金二十年代”,这一时期,手表(或称之为腕表)的产量大大超过怀表的产量并取代了怀表的地位。手表之所以开始流行,除了技术进步、使用方便等因素外,手表可随时外露的特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人们强烈的消费需求和欲望自然会产生炫耀心里。这与时下中国人的“血拼”一样无可厚非,属于自然而然的现象,是经济欣欣向荣的象征。
得益于奉行了两百年的武装中立国策,瑞士在近代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遭受战火纷争和政治动荡的困扰,但这并不意味着瑞士人与世隔绝。瑞士钟表业的发展从未停滞,时刻紧扣着时代脉搏。瑞士人针对手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把原先怀表所具有的计时和日历的功能,以及陀飞轮、自动发条等装置统统移植到手表上。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2022年里,普通流感等非新冠类疾病又大举回归。
2022年瑞士的雇员病假天数创下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2023年08月07日2023年08月07日 去年瑞士的全职雇员平均因生病或事故缺勤了9.3天,较新冠疫情之前增长了34%。
此外,由于国家发展向好、政治稳定,到了二十世纪,瑞士已经由移民输出国转变为移民接收国。新移民带来了新的文化和思维,为瑞士钟表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和创意、与众不同的设计。依托近乎完美的技艺,每个钟表大师都希望能创作出具有艺术吸引力的完美作品。于是,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款式造型纷纷出现。但每一个瑞士手表品牌都具有其独特的性格和文化内涵,传达着一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的设计。此时的瑞士手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计时工具,而是演变成为一种焕发诱人魅力的装饰品。钟表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编者:《瑞士钟表》系列由张帆供稿,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瑞士资讯swissinfo.ch分六期刊登。
(未完待续…《瑞士钟表(二) 之-防止假冒和仿制》)
该故事中的文章
瑞士制表商能否再次在百年危机中得以幸存?
2022年瑞士的雇员病假天数创下纪录
符合JTI标准
符合JTI标准
相关内容: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得到新闻信任计划的认证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排序方式
排序:最新优先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防止假冒和仿制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3月06日2016年03月06日 紧跟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手表几乎普及到了每个人,冒牌手表随之而来。引领世界钟表业的瑞士手表自然首当其冲。瑞士手表是世界上被仿造最多的产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成功的代价。 假冒和侵权的行为层出不穷,不仅假冒品牌,模仿款式,而且...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的危机与挑战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3月13日2016年03月13日 在世界钟表发展历程中,瑞士曾经攀上顶峰,风光无限,也坠落过低谷,岌岌可危,但瑞士人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近二百年来将“钟表之国”的桂冠始终牢牢地戴在自己头上。 第一次危机...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的第二次危机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3月27日2016年03月27日 这一次危机与瑞士上一次所遇到的危机不同,这一次危机更加剧烈,给瑞士人留下的教训更加深刻,同时,这一次危机也更加为世人所熟知 -- 瑞士机械手表遭遇亚洲石英电子手表的挑战。...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第二次危机的拯救措施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4月03日2016年04月03日 几个世纪以来,瑞士钟表业一直延续着手工业时期的分散状态,钟表制造从来没有高度集中,大多数钟表厂都是中小型企业的,机芯制造厂和整表装配厂各自独立生产,除了少数大品牌外,绝大部分品牌的手表制造厂使用的机芯都是向机芯厂购买的。...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的第三次“危机”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4月10日2016年04月10日 这一次危机指的是瑞士手表面临智能手表竞争的“危机”,这里暂时先把它加上一个引号,因为它就发生在当下,过程将如何,结果会怎样,是否真正算得上是一次危机,还需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瑞士名表-成也中国、败也中国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1月19日2016年01月19日 对西方人而言,7意味着幸运。然而回首瑞士钟表业过往7年的足迹,可谓是成也中国、败也中国:这个西方人眼里的“东方黄金国”,曾在2008年拯救瑞士名表于水火,却在7年后的今天让它遭遇惨败。...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行业已经不再有真正的创新
此内容发布于 2014年03月03日2014年03月03日 瑞士钟表享誉全球,有着数百年的传统技艺。Ludwig Oechslin是瑞士最好的复杂机械机芯手表制造大师之一,他担任了十多年瑞士拉绍德封国际钟表博物馆馆长职务,刚刚离任。在接受瑞士资讯采访的时候,他表达了对瑞士钟表业的担忧。 尽管位于约海拔1000米高处,但瑞士钟表古城拉绍德封(La...
相关内容
瑞士传统手表绮年华的重生
此内容发布于 2014年03月23日2014年03月23日 说起绮年华手表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而知道绮年华现在属于中国人的人可能就更少。曾几何时这个瑞士传统老牌瑞士表曾与欧米茄齐名,以其滚珠轴承技术堪称是瑞士手表行业的先驱,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绮年华没落了,业界赋予它一个凄美的名字-“睡美人”,今年趁巴塞尔钟表展之际,绮年华将在睡...
相关内容
足以乱真的中国盗版手表
此内容发布于 2012年07月05日2012年07月05日 瑞士手表举世闻名,手戴一款瑞士名表,是成功人士身份的象征。善于仿造的中国也在其中看到了商机,而且中国人的仿造技术越发精湛足以以假乱真。当顾客无法区分真假的时候,就会对品牌失去信任。...
相关内容
瑞士手表在中国辉煌不再?
此内容发布于 2014年03月26日2014年03月26日 2013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和中国政府实施反腐政策,瑞士钟表对中国的出口受到影响。世界最大的钟表贸易会-瑞士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博览会(Baselworld)即将举行-此时,业内专家希望传达出稳定人心的讯息。...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业2015艰难度日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1月26日2016年01月26日 经历了多年令人热血沸腾的上涨,瑞士钟表业继2009全球经济危机后就再也没有体验过低靡的滋味儿。然而在刚刚翻篇的2015年,瑞士钟表出口陡然下滑了3.3%-这个数字无疑是该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最好证明。...
相关内容
瑞士手表出口商-长远眼光看中国
此内容发布于 2014年12月28日2014年12月28日 有分析师称,瑞士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之后,虽然关税壁垒有所降低,然而给瑞士对华手表出口带来的影响也可能并没有那么大。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研究过敏症成因
在远离花粉的阿尔卑斯山,寻找缓解过敏之道
瑞士东南部小城达沃斯曾经是肺结核患者的疗养胜地,如今已成为现代常见疾病过敏症的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数据隐私声明
公司简介
使用条款
工作招聘
关于我们
瑞士资讯2022年度回顾
通讯订阅
联系我们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RTS
SRF
RSI
RTR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钟表的历史
1920年纳沙泰尔拉萨涅(La Sagne)的钟表匠 RDB
提起手表,人们一定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瑞士手表。的确,和瑞士的山峦、奶酪、巧克力和银行一样,瑞士手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瑞士人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东西,已然成为瑞士的一种象征。数百年来,瑞士钟表制造技术和工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良好的传承,钟表业不仅为瑞士创造了无限的商机,也带来了无上的荣耀。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2月25日 - 11:00
2016年02月25日 - 11:00
20 分钟
张帆
瑞士国家虽小,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钟表大国,也是世界公认的“钟表之国”。瑞士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钟表品牌,钟表业已成为继医药化学、机械制造之后的瑞士第三大行业。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有95%以上用于出口,手表工业是瑞士出口经济的主要支柱。瑞士钟表是科技的奇迹,除了传统上的精确、简约、功能出众、工艺精湛、用料考究和价格不菲外,如今更以科技、睿智、高雅和多变的外观而变得更具吸引力。
作者:张帆 本人提供
但是,钟表制造业在瑞士的地理分布十分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汝拉(Jura,又译作侏罗)山谷--地质时代侏罗纪即得名于此山。这座山脉从瑞士的日内瓦一直延伸到巴塞尔,所以有人将这一地区称为钟表山谷。为什么瑞士的钟表业会集中在这一地区呢?因为这里靠近法国。大家都知道瑞士是“钟表之国”,对瑞士钟表如雷贯耳,但殊不知法国才是历史上孕育钟表的摇篮。像欧洲许多其他的问题一样,要解释这一现象就必须在历史长河中寻找和挖掘宗教的遗迹。
瑞士钟表的历史(一)
历史的脚步从不停歇,欧洲在中世纪近千年的漫漫长夜里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十三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为欧洲各国带来了科学与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的钟表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当时意大利北部地区的教堂开始修建钟楼来提醒人们祷告的时间,至今那里的教堂与其他地区显著的区别就是与主体建筑分立的钟楼。
作者简历
欧洲第一台具有报时功能的钟就出现在1335年的意大利米兰。到了十五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钟表成为地理大发现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计时工具,制表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而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方便了欧洲同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财富和金、银等贵金属从海外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为钟表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凝聚着知识、文化,体现最新科技,并且变得愈加精美的钟表自然而然地成为阔绰起来的欧洲君主贵族们竞相把玩追逐的时尚。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西班牙最先强大起来。但由于西班牙政体僵化,经济结构原始,手工业基础薄弱,加之财富掠夺来得过于容易,使得西班牙只顾挥霍和扩张军事,未能发展国内的工商业。结果,西班牙从海外殖民地掠夺的大量金银和财富最终都流向了西欧各国,帮助这些国家的工商业发展起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所以,西班牙在十六世纪中叶以后就迅速地衰落下去,沦为欧洲最穷的国家。于是,历史青睐了法国。法国在1453年赢得了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胜利,完成了民族统一大业,国力日益昌盛起来。素来追求时尚和热爱艺术的法国王公贵族开始大量订购奢华昂贵的钟表以彰显其身份尊贵,法国钟表匠人首先得以尽展才华,不断地创造出令人眩目的精美钟表,钟表业因而在法国蓬勃兴盛起来。
但好景不长,法国人没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随着1517年马丁·路德发动的风起云涌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法国的基督新教--胡格诺派和天主教之间爆发了宗教斗争。斗争中遭到迫害的胡格诺派教徒纷纷逃离法国,投奔定居在瑞士日内瓦的另一位宗教领袖--法国的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所以胡格诺派也被称为加尔文派。日内瓦当时是欧洲宗教改革的中心,大批逃难而来的胡格诺派教徒和从其他各地聚集来的新教教徒使得日内瓦很快成为欧洲新教的中心,号称“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派教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禁止教徒佩戴珠宝首饰等一切炫耀财富的行为,不允许浮华享乐,所以日内瓦当地的金匠和珠宝匠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想办法转行。正巧逃难来的新教徒中有不少身怀祖传绝技的制表工匠 ,为当地带来了法国制造钟表的技术。来自法国的制表技艺和瑞士当地的首饰加工技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互相结合起来,新生的钟表业开始在日内瓦出现。
很快,制表业就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手工行业,风靡整个日内瓦地区。日内瓦成为了世界钟表制造中心。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世界上首家钟表行业协会--日内瓦制表协会成立于1601年。当时,日内瓦的制表厂和手工作坊已经多达五百余家。愈趋拥挤的城市空间和激烈的竞争,迫使一些制表手工艺人迁移到了人口较为稀少的周边地区。在此期间,虽然法王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了著名的《南特赦令》,恢复胡格诺教派的信仰自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可惜这道赦令在1610年亨利四世死后,并未被认真执行。到了著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他干脆在1685年废除了《南特赦令》,宣布胡格诺教派非法。因此,这次产业转移并没有回流到法国, 而是由沿着法、瑞边境一路向北。于是,位于日内瓦北部,属于瑞士纳沙泰尔州(Neuchâtel)的汝拉山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制作钟表的作坊。正是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机遇,在法兰西没落的钟表业在瑞士国土上重新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起来。
相关内容
瑞士制表商能否再次在百年危机中得以幸存?
现在我们不再需要手表,就可以知道确切时间。那么为什么瑞士制表业不但能保持生机,还能蓬勃发展?
瑞士景色非常优美,土地却十分贫瘠,几乎没有任何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不适合农业耕作。在旅游业尚不发达的前工业时期,除了去当雇佣兵,瑞士人只能专注于需要投入很多人工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在那个年代人们所能够完成最需要耐心、最耗费精力,但又最有成就感的工作就是钟表制作。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艰苦生活,练就了瑞士人勤劳刻苦的品质和强烈的求生意愿,他们以开放的胸怀欢迎任何可能的发展机遇。
瑞士钟表的历史(二)
时间进入了十八世纪,制造钟表成了纳沙泰尔地区最赚钱的行业,钟表工厂和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由日内瓦北部沿着汝拉山脉向东北一直蔓延到巴塞尔。这一地带逐渐在整个欧洲声名鹊起,被称为“钟表山谷”。制表技术从这里甚至传播到了北部更远一些的德国黑森林地区,那里后来成为德国的钟表之乡,手工制作的布谷鸟钟闻名遐迩。位于汝拉山西侧的法国弗朗什-孔泰(Franche-Comté)地区也因此得以保留了一部分钟表产业并逐渐重新汇集了一些来自欧洲各地的钟表手工艺人。现在,法国生产的手表80%产于此地,地区首府贝桑松(Besançon)是法国的钟表中心。
既然说到了纳沙泰尔州,就不能不介绍纳沙泰尔州的重要城市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世界钟表之都。许多享誉世界的瑞士名表的总部或工场都位于这座城市,其中许多品牌甚至发源于此。虽然拉绍德封拥有如此众多光华璀璨的品牌,但这里却地处偏远山区,是瑞士最寒冷的地方,保持着零下41.8 oC的瑞士最低气温记录,被称为“瑞士的西伯利亚”。
拉绍德封这座城市很奇特,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与欧洲和瑞士同时期的其他城市截然不同,在拉绍德封完全看不到以集市或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布局,没有错综复杂狭窄弯曲的小巷,也找不到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倘若你只是慕名而来,肯定会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丝毫看不出这是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幻灯:1000年的纳沙泰尔)。但是,只要你慢慢地细细体会,就会发现钟表文化在这座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烙印--拉绍德封处处积淀着深厚的钟表文化和传统。
拉绍德封的城市布局似一个巨大的棋盘整齐有序,制表产业为城镇规划的中轴线,工厂和居民住宅相互混杂着,沿着与轴线垂直的平行街道向两侧展开,这种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了当时兴起的钟表制造业的需要,反映了十七世纪以来的钟表制造业的文化需求。城市的街道非常宽阔笔直,建筑物间很讲究朝向和间距,注重自然光线直射入室内,同时重视防止火灾。在电力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房屋采光对制表工匠尤为重要,而对于工厂和作坊来说,防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拉绍德封是单一制造产业城镇的杰出典范,完整保存了工业时代以来的城市原貌,制表产业至今依旧保护完好,相当活跃。所以,拉绍德封被认为拥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09年,拉绍德封和毗邻的姊妹城市力洛克(Le Locle)一起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另外,瑞士规模最大、馆藏最齐全的钟表博物馆就坐落在拉绍德封。博物馆收藏了从古老的日晷到先进的现代钟表共4500多件展品,记录了钟表发展的历史,是来到拉绍德封的游客的必游之地。
钟表业从日内瓦逐渐地转移到了拉绍德封,众多钟表公司和大量优秀的钟表工匠来到了这座寒冷的山间小城。不过,日内瓦依然保持着“不可憾动”的制表中心的地位和骄傲--日内瓦只生产优雅的艺术品,不生产钟表机芯。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钟表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需求量越来越大,仅由一位钟表制造师傅单独完成整个制作工作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技术分工和生产合作因此势在必行。当日内瓦人“顽固守旧”不肯变通时,聪明的拉绍德封人当然懂得取长补短、避实就虚的道理。于是,当地许多精通机械、擅长制作机芯的钟表工匠开始专门制作钟表机芯和其他零部件。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再被收集到附近或者日内瓦的钟表厂,在那里被组装成各类钟表。就这样,在拉绍德封不仅出现了一个新的钟表制造中心,同时也形成了一个钟表贸易中心。
时事通讯
如需通过电子邮箱免费订阅时事通讯(Newsletter),请在下方输入您的邮箱地址
在十八到十九世纪钟表业发展的全盛时期,拉绍德封90%的居民都从事与钟表生产有关的行业,生产的手表数量已是日内瓦所有手表厂产量总和的五倍。1800年,瑞士钟表产量已经占到了世界钟表的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到了1900 年,仅仅从拉绍德封这座小城生产出来的手表就已经占到世界手表产量的 55%。这一时期,发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十九世纪的科技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瑞士的钟表业。
瑞士钟表的历史(三)
自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革命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向前大步迈进。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铁路随即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延伸。轮船不再依赖风帆,海运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快捷便利的交通把世界各地紧密连接起来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1884年,世界被划分为24个标准时区。时间概念在节奏日益加快的生活中显得愈发重要,人们对能够准确计时的钟表的需求越来越大。此时,钟表制造传统的手工作坊再也无法满足市场 的需要,生产方式需要从手工劳动迅速向机器生产转变,不断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力,生产模式也向着规模化生产发展。面对这样巨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全民动员的制造业,连工人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也感到震撼。他在《资本论》中分析制造业分工时,称拉绍德封为“巨大的工业小镇”,将其作为工业化的一个例子,考察制造业在资本主义影响下,由家庭作坊手工制作到大规模工厂生产的发展过程。时至今日,拉绍德封依然是瑞士钟表业的行政管理中心,是瑞士制造的精神所在。
岁月静静地流淌,钟表科技突飞猛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陀飞轮技术。宝玑(Breguet)公司于1801年获得了该项技术的专利权。陀飞轮由70多个精密零部件组成,重量通常不超过0.3克,只相当于一根羽毛的重量。这个精巧绝伦的机械装置可以使钟表摆脱地球引力的影响,补偿重力对走时精确度造成的损失。陀飞轮是公认的钟表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历史进入了二十世纪,进入了二十世纪“咆哮的二十年代”,无数影响深远的发明创造的涌现和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浪潮使得一切似乎皆为可能,所有人都感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世界经济爆炸性的增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钟表业的影响至今。
欧洲也迅速治愈了一战的创伤,经济高速发展。因此,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欧洲也被称为“黄金二十年代”,这一时期,手表(或称之为腕表)的产量大大超过怀表的产量并取代了怀表的地位。手表之所以开始流行,除了技术进步、使用方便等因素外,手表可随时外露的特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人们强烈的消费需求和欲望自然会产生炫耀心里。这与时下中国人的“血拼”一样无可厚非,属于自然而然的现象,是经济欣欣向荣的象征。
得益于奉行了两百年的武装中立国策,瑞士在近代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遭受战火纷争和政治动荡的困扰,但这并不意味着瑞士人与世隔绝。瑞士钟表业的发展从未停滞,时刻紧扣着时代脉搏。瑞士人针对手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把原先怀表所具有的计时和日历的功能,以及陀飞轮、自动发条等装置统统移植到手表上。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2022年里,普通流感等非新冠类疾病又大举回归。
2022年瑞士的雇员病假天数创下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2023年08月07日2023年08月07日 去年瑞士的全职雇员平均因生病或事故缺勤了9.3天,较新冠疫情之前增长了34%。
此外,由于国家发展向好、政治稳定,到了二十世纪,瑞士已经由移民输出国转变为移民接收国。新移民带来了新的文化和思维,为瑞士钟表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和创意、与众不同的设计。依托近乎完美的技艺,每个钟表大师都希望能创作出具有艺术吸引力的完美作品。于是,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款式造型纷纷出现。但每一个瑞士手表品牌都具有其独特的性格和文化内涵,传达着一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的设计。此时的瑞士手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计时工具,而是演变成为一种焕发诱人魅力的装饰品。钟表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编者:《瑞士钟表》系列由张帆供稿,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瑞士资讯swissinfo.ch分六期刊登。
(未完待续…《瑞士钟表(二) 之-防止假冒和仿制》)
该故事中的文章
瑞士制表商能否再次在百年危机中得以幸存?
2022年瑞士的雇员病假天数创下纪录
符合JTI标准
符合JTI标准
相关内容: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得到新闻信任计划的认证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排序方式
排序:最新优先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防止假冒和仿制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3月06日2016年03月06日 紧跟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手表几乎普及到了每个人,冒牌手表随之而来。引领世界钟表业的瑞士手表自然首当其冲。瑞士手表是世界上被仿造最多的产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成功的代价。 假冒和侵权的行为层出不穷,不仅假冒品牌,模仿款式,而且...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的危机与挑战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3月13日2016年03月13日 在世界钟表发展历程中,瑞士曾经攀上顶峰,风光无限,也坠落过低谷,岌岌可危,但瑞士人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近二百年来将“钟表之国”的桂冠始终牢牢地戴在自己头上。 第一次危机...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的第二次危机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3月27日2016年03月27日 这一次危机与瑞士上一次所遇到的危机不同,这一次危机更加剧烈,给瑞士人留下的教训更加深刻,同时,这一次危机也更加为世人所熟知 -- 瑞士机械手表遭遇亚洲石英电子手表的挑战。...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第二次危机的拯救措施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4月03日2016年04月03日 几个世纪以来,瑞士钟表业一直延续着手工业时期的分散状态,钟表制造从来没有高度集中,大多数钟表厂都是中小型企业的,机芯制造厂和整表装配厂各自独立生产,除了少数大品牌外,绝大部分品牌的手表制造厂使用的机芯都是向机芯厂购买的。...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的第三次“危机”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4月10日2016年04月10日 这一次危机指的是瑞士手表面临智能手表竞争的“危机”,这里暂时先把它加上一个引号,因为它就发生在当下,过程将如何,结果会怎样,是否真正算得上是一次危机,还需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瑞士名表-成也中国、败也中国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1月19日2016年01月19日 对西方人而言,7意味着幸运。然而回首瑞士钟表业过往7年的足迹,可谓是成也中国、败也中国:这个西方人眼里的“东方黄金国”,曾在2008年拯救瑞士名表于水火,却在7年后的今天让它遭遇惨败。...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行业已经不再有真正的创新
此内容发布于 2014年03月03日2014年03月03日 瑞士钟表享誉全球,有着数百年的传统技艺。Ludwig Oechslin是瑞士最好的复杂机械机芯手表制造大师之一,他担任了十多年瑞士拉绍德封国际钟表博物馆馆长职务,刚刚离任。在接受瑞士资讯采访的时候,他表达了对瑞士钟表业的担忧。 尽管位于约海拔1000米高处,但瑞士钟表古城拉绍德封(La...
相关内容
瑞士传统手表绮年华的重生
此内容发布于 2014年03月23日2014年03月23日 说起绮年华手表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而知道绮年华现在属于中国人的人可能就更少。曾几何时这个瑞士传统老牌瑞士表曾与欧米茄齐名,以其滚珠轴承技术堪称是瑞士手表行业的先驱,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绮年华没落了,业界赋予它一个凄美的名字-“睡美人”,今年趁巴塞尔钟表展之际,绮年华将在睡...
相关内容
足以乱真的中国盗版手表
此内容发布于 2012年07月05日2012年07月05日 瑞士手表举世闻名,手戴一款瑞士名表,是成功人士身份的象征。善于仿造的中国也在其中看到了商机,而且中国人的仿造技术越发精湛足以以假乱真。当顾客无法区分真假的时候,就会对品牌失去信任。...
相关内容
瑞士手表在中国辉煌不再?
此内容发布于 2014年03月26日2014年03月26日 2013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和中国政府实施反腐政策,瑞士钟表对中国的出口受到影响。世界最大的钟表贸易会-瑞士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博览会(Baselworld)即将举行-此时,业内专家希望传达出稳定人心的讯息。...
相关内容
瑞士钟表业2015艰难度日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1月26日2016年01月26日 经历了多年令人热血沸腾的上涨,瑞士钟表业继2009全球经济危机后就再也没有体验过低靡的滋味儿。然而在刚刚翻篇的2015年,瑞士钟表出口陡然下滑了3.3%-这个数字无疑是该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最好证明。...
相关内容
瑞士手表出口商-长远眼光看中国
此内容发布于 2014年12月28日2014年12月28日 有分析师称,瑞士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之后,虽然关税壁垒有所降低,然而给瑞士对华手表出口带来的影响也可能并没有那么大。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研究过敏症成因
在远离花粉的阿尔卑斯山,寻找缓解过敏之道
瑞士东南部小城达沃斯曾经是肺结核患者的疗养胜地,如今已成为现代常见疾病过敏症的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数据隐私声明
公司简介
使用条款
工作招聘
关于我们
瑞士资讯2022年度回顾
通讯订阅
联系我们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RTS
SRF
RSI
RTR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